鲁迅故居是怎样炼成的?鲁迅先生一生居住的地方
平日去各地旅游时,我更喜欢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去参观一下名人故居,尽管我总是时间紧迫,来去匆匆。 参观鲁迅故居一直是我的一个愿望。
去年COVID-19疫情期间,我偶然有机会去了一趟北京。 下班后,我也在寻找我住处附近是否有名人故居。 搜索结果中出现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那就是“鲁迅故居”。
接下来的几天,由于疫情的变化,北京的防控政策不时调整,导致我在旅途中3次被拒之门外。 很可惜。 我不再抱有任何希望,但回程的早上,我的高铁票因等待同伴而被改到下午,我就匆匆赶回来。 我真的很幸运,正好赶上我的故居开放接待游客。
鲁迅一生致力于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事业,四处迁徙,因此他的居住地也不断变化。 鲁先生一生居住的地方主要有四个:北京鲁迅故居、上海鲁迅故居、绍兴鲁迅故居、广州鲁迅故居。
北京鲁迅故居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宫门二街19号鲁迅博物馆内。 1924年至1926年,这里是鲁迅在北京的住所。在此期间,他写下了《华盖集》、《华盖集续集》、《坟墓》、《野草》、《流浪》等不朽作品,并出版《中国小说简史》、《热风》等作品。 同时,他还主持并编辑了《语思》、《原野》等周刊。
北京鲁迅故居是鲁迅于1924年春亲自设计重建的,同年5月迁入,一直住到1926年8月离开北京南下。 1929年5月和1932年11月,鲁迅两次从上海回北京探望母亲,也曾居住于此。 1979年,鲁迅故居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鲁迅博物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端坐的汉白玉鲁迅先生雕塑。 绅士表情自然,神态平静,严肃又友善,眉宇间似乎隐藏着无限深沉的思绪。 后面是博物馆的展厅。
我怀着急切的心情,从侧门向左走,先参观了丈夫的故居。 走近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鲁迅故居”几个大字,是郭沫若先生专门题写的。
故居是一个小院,一个很小的院落。 入口处有一照壁。 左转,整个庭院尽收眼底。 北房三间,南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 庭院的布局和室内的陈设陈设都保留着鲁迅先生居住时的样子。
据说,这座房子原本是一个破旧的院落。 鲁迅亲自设计、绘制草图并进行修缮。 原来只有6栋老房子。 买下后,他对其进行了装修,增加了东西两侧的两个小房间,使小院的布局更加合理实用。 同时,他挖了一口井,种植了刺梅、丁香、桃花等,花草树木,使这座北京小院别具一格,具有宜人的江南风景。
院子里的两朵白丁香是我丈夫在1925年春天种下的,现在长得非常茂盛。 历经近百年的风雨,它们依然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几乎遮住了院子里的天空,仿佛还沉浸在与故居主人朝夕相处的平静生活中。 。
北房为正房,中间有大厅。 左边是原配妻子朱安的宅邸,右边是鲁迅母亲的宅邸。 一切陈设都非常简单。
鲁迅的书房和卧室是与正房后面相连的一个小房间。 这也是鲁迅设计的一件“作品”。 北京人把这样的房间称为“老虎尾巴”。
里面的面积不到10平方米。 窗下是一张单人床,长凳上放着两块木板。 单人床旁边是一张书桌。 书桌前有一盏煤油灯、一个老式闹钟和一个相框。 站在书店里,你不禁会想象先生手持蜡烛,在摇曳的灯光下苦读的身影。
正是在这个小房间里,鲁迅写下了200多篇散文、散文,完成了《流浪》、《华盖集》、《坟墓》等著名文集的编撰。 这一时期是鲁迅创作的巅峰时期。
“在我的后花园里,墙外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一棵也是枣树……”这是鲁迅在《秋夜》的散文开头说的两句话。 ”。 站在鲁迅故居的后花园,我看到了两棵枣树。 据接待人员介绍:“当年的两棵枣树已经没有了,这些都是后来重新种的。”
徜徉在这安静的庭院里,放眼望去,丈夫的书房、卧室、厨房、花园、自己亲手种植的花草树木……都一一呈现在我的面前。 每走到一处,我都感觉自己离丈夫又近了一步……多年来我所了解的先生生活中的许多场景开始浮现在我的脑海里鲁迅故居旅游攻略,一切都仿佛历历在目。可见的。
美丽的庭院给人一种宁静、安心的感觉。 在这个小院里,不仅留下了这位大文豪的足迹,还记载着他不朽的功绩。
当年鲁迅离开北京后,他的母亲和妻子朱安女士相继在此居住直至去世。 朱安去世后,庭院无人打理。 为了防止鲁迅的手稿和藏书遭到破坏,鲁迅先生的昔日好友利用宫廷渠道,以“接管”的名义“封存”了鲁迅故居,使其得以完整保存。
从故居出来,博物馆旁边有一个两层的陈列室。 数千幅图片和文物展示了王先生不平凡的一生。
从绍兴童年到东渡,回国任教,在教育部工作鲁迅故居旅游攻略,再从北京到厦门、广州,最后定居上海。 大量详实、丰富的资料让人们对鲁迅先生的一生有更清晰的了解。
博物馆的一角有一张旧方桌,那是鲁迅先生小时候上学时的书桌。 桌上卢先生刻的“早”字十分醒目。 据说,有一个江湖医生,给他生病的父亲开了一种奇怪的药。 鲁迅先生为了寻找这种药的介绍耽误了上课时间,被老师用尺子严厉惩罚了。
为了告诫自己不要再迟到,年轻的鲁迅用小刀在书桌的下角刻下了“早”字。 从此,年轻的鲁迅每天早起,再也没有迟到过,学习成绩也始终名列前茅。 “早晨”这个小小的二字,也给后人留下了很多思考……我仔细观察,不禁想起了鲁迅小时候刻画笔画、勤奋学习的样子……
为了让更多的鲁迅爱好者瞻仰鲁迅,故居旁新建的鲁迅博物馆于1956年10月19日正式开馆。图书馆藏有文物、图书等藏品7万余件,其中国家第一件759件。级文物。 主要藏有鲁迅手稿、生平史料、书籍、绘画、碑拓、友书等文物藏品。 院内还设有鲁迅书店,是学习、研究鲁迅的重要场所。
鲁迅故居现已成为一座重要的人文博物馆。 由于时间有限,只能匆匆来去,却又不免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
在那个混乱的时代,鲁迅先生用他的文字警示世人。 转眼间,许多人和事已经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但鲁迅先生的精神光芒依然照耀着一代又一代人。 人们。
作家冯骥才曾说过:“一位伟人去世了,他的精神、他的过去、他的气质、他独特的生命内容,除了留在他的作品中,也无形地、无声地传播在他所生活的空间里。” ——这是他的故居。”
鲁迅先生离开这里已有近一百年的时间,但仍有无数人追随他的脚步,前来瞻仰。 参观鲁迅故居,更加激起人们对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敬佩之情。 鲁迅先生的凛然正气和高尚气节将永远留存于世。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