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荐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内旅游目的推荐 > 正文

国内旅游目的推荐

(度假休闲旅游在线大讲堂)中国温泉产业发展的几个阶段

admin2023年10月12日 12:05:15国内旅游目的推荐262

度假休闲旅游线上讲座(第五期)

温泉旅游国内外研究现状_温泉旅游国内研究综述_国内旅游温泉

中国旅游协会温泉旅游分会副会长王杰梳理了中国温泉产业发展的几个阶段,介绍了世界温泉产业布局及相应的温泉文化体系,并提出存量几个主要国家著名的“温泉”小镇。 探讨我国温泉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方向和温泉养生发展路径。

温泉旅游国内外研究现状_温泉旅游国内研究综述_国内旅游温泉

国内旅游温泉_温泉旅游国内研究综述_温泉旅游国内外研究现状

左:黑龙江哈尔滨汤河宫日式温泉

右:江苏盐城阳石温泉度假村

温泉旅游国内外研究现状_温泉旅游国内研究综述_国内旅游温泉

中国温泉产业发展概况

1、“中国温泉旅游”的出现

“中国温泉旅游”这个词大概是20世纪90年代才出现的。 1995年前后,广东开始出现露天温泉。 1997年,广东恩平金山温泉开业,拥有数十个露天浴池。 一年后,大家比较熟悉的珠海御温泉开业了。 其日式风格和唐风主题引人注目。 这改变了大家对温泉的传统看法,“温泉是保健产业”的观念很快形成。 这种温泉模式代表了近20年来中国温泉发展的主流方向,即旅游休闲温泉。 自御温泉开业以来,这种模式迅速风靡全国。

2、从盛世到衰落

1997年至2008年是中国温泉产业快速发展的时期。 只要一打开,就会流行起来。

2017年,中国温泉旅游协会统计,全国运营中的温泉有2538个,部分小温泉并未纳入统计。 全国温泉年接待总量达7.6亿人次,年营业收入达2428亿元。

截至目前,我国已通过调查查明温泉资源点和温泉井5000多个。 交通条件好、环境好的温泉大部分已开发。 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和保护,部分地区出现水位下降、水量减少等资源枯竭现象,产业生态面临挑战。

与此同时,市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温泉这一旅游休闲产业,已经到了行业衰退期。 主要表现是同质化竞争比较严重。 在同一地区,例如珠江三角洲,有二三百个温泉,提供类似的内容和服务。 这就导致温泉客单价过低、顾客停留时间较短、盈利点较少、温泉项目过度依赖房地产开发。 以“温泉养生”为概念的产品,由于过于概念化或不脚踏实地,发展缓慢。

3、面临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温泉旅游协会自2009年成立以来,一直在探索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2018年,中国温泉旅游产业进入文旅融合发展时代。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温泉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 上半年,行业营收普遍下滑,多数温泉企业面临新挑战。 现有的温泉形态难以满足当前和未来的发展需要。

由于文化、旅游、健康融合发展的市场刚刚起步,温泉与大健康的结合缺乏具体的配套政策支持,健康养生市场仍处于萌芽状态。 如何兼顾现在和未来,高瞻远瞩地定位项目,中国温泉旅游产业的发展路径和方向,值得投资者和经营者双方深思。

从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看行业

1.温泉资源点

世界各地有许多温泉资源点。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温泉资源有15000多个,其中中国就占3000多个。 据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健康保健研究机构全球健康研究所统计,在全球107个国家或地区,温泉不仅是矿物质和水资源,而且具有文化属性。 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对温泉的定义和类型并不一致,但总体上都强调温泉的矿物属性和资源属性。

首先,从资源角度看,温泉是全球性资源,分布极为广泛。 世界上温泉资源最丰富的地方是环太平洋地区和几个大陆板块的交汇地区。 大陆板块与地理交界处、地形交界处以及大断裂带和间隙交错。

我国有温泉资源点3000多个,包括天然温泉和人工开发的钻温泉。 从钻探来看,其他统计显示,我国有温泉资源点5000多个。 云南、四川、贵州、重庆、西藏等地温泉资源最多,还有广东、福建。 台湾有110多个温泉,海南岛的温泉也很多,有几十个。

2.温泉文化

全球温泉资源布局,形成了温泉文化的影响范围。

由于人类生活的地理空间分布不同、生活习惯不同、气候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 每个人对温泉的认知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 世界上比较典型的温泉文化有欧美温泉水疗文化、日本温泉文化和中国温泉养生文化。

这是具有数千年历史、颇具影响力的三大温泉文化体系。 他们的一个共同点是,他们都把温泉视为健康养生的资源。 后来人们在养生的基础上增加了休闲、娱乐和社交功能,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氛围。

目前,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温泉文化体系和产业体系位于欧洲(与北美、南美内涵相同)。 欧洲温泉文化起源于希腊。

日本温泉文化已有约1500年的历史。 例如日本的庆云馆已有1313年的历史,已经传承了53代,代表了日本温泉产业的延续性。

伊斯兰温泉继承自古罗马温泉。 由于靠近地中海南岸,艾萨利温泉从罗马时代至今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

中国的温泉文化也有二三千年的历史,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从骊山温泉到如今的西安临潼华清池,我国的温泉文化源远流长,但百年以上的温泉企业却很少。 辽宁汤岗子温泉已连续营业一百年。

嘉陵江畔的重庆白莲SPA在国内是公认比较高端的。 虽然中国文化元素很少,但很受欢迎。 广东从化的从都温泉是目前公认的中国最贵的温泉。 其建筑风格为中国宫殿式。 云南腾冲的石碑是由日本设计师隈研吾设计的。 中国也有一种在北方很流行的温泉水上乐园形式。 南方的温泉水上乐园大多是露天水上乐园。

3. 全球产业

据全球健康研究院与斯坦福大学联合发布的《全球健康经济观察报告》显示国内旅游温泉,全球健康产业规模巨大,约为4万亿美元。 2017年,温泉规模仅为560亿美元,但温泉与所有养生保健品类密切相关。

据全球健康研究所统计,目前全球有一定规模经营的温泉产业有27506家。 最大的在亚洲,主要是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和东南亚。 欧洲是第二大行业,有 5,612 家公司。 第三部分是北美和南美。 南美洲有1148家公司,仅巴西就有700多家公司,北美(主要是美国和加拿大)有237家公司。 其他地区相对较少,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仅有 39 个。

各国的“汤”

1.中国

从温泉区来看,广州从化的温泉在我国较为知名,每年接待游客超过2000万人次。 从化地区包括增城和清远,数百个温泉聚集成群。 是目前国内温泉密度最高的地区,竞争十分激烈。 这里也是国内温泉运营比较好的地区。 依托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市场谋求发展,率先实现产业转型,目前转型升级最为敏捷。

江西宜春明月山温汤镇是一座有着800多年历史的温泉小镇。 是目前国内综合性温泉养生度假村发展的典范,年接待人数接近1000万人次。 2017年,世界温泉与气候健康协会授予明月山温汤小镇“世界温泉健康小镇”。

南京汤山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温泉度假胜地和疗养胜地。 唐山有着1600年的历史,是近十年来我国温泉主题度假目的地发展的典范。

2. 日本

日本拥有较为庞大的温泉产业,被誉为温泉之国。 每年有超过1.2亿人次在温泉酒店过夜。 日本整个酒店业共有温泉设施超过2万个,最多的达到2.4万个。 日本有27000个泉水,3000多个温泉。 仅温泉粉的销售额一年就达到40亿美元,温泉衍生品和文创产品的销售额更大。 这是日本健康发展财团提供的一个比较权威的统计数据。

箱根温泉是日本最著名的温泉度假胜地,2014年接待游客超过2100万人次。箱根面积只有96平方公里,却有温泉、旅馆、疗养院182家,床位近2万张。 当地温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非常好,拥有33家美术馆和博物馆,还有高尔夫球场。

通过规划设计,由布院温泉小镇已从一个小小的温泉村发展成为日本知名的温泉度假胜地和养生胜地。 每年接待游客超过400万人次,回头率超过60%,其中以女性居多。

草津温泉连续多年位居日本温泉小镇第一名,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次,可以说是日本第一温泉。 这里也是日本在19世纪末首先引进欧洲医疗和温泉养生理念的地区。

3.匈牙利

匈牙利温泉产业收入占旅游收入的54%,匈牙利文化旅游产业以温泉为代表。 世界温泉之都布达佩斯(另一个世界温泉之都是重庆)每年接待过夜外宾超过300万人次,其中三分之二体验过温泉。 体验温泉的人中,150万人集中在一个温泉,那就是布达佩斯的塞切尼温泉。 目前,我国尚无温泉能够达到如此高的年接待量。

匈牙利最典型的温泉是赫维兹温泉(Heviz Spa),这是一个建在温泉湖上的温泉疗养院,环湖形成温泉小镇。 该镇拥有温泉旅馆、酒店数十家,床位1.2万个,每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 这些人以疗养为目的平均停留时间超过8天。 黑维兹温泉已成为匈牙利温泉的民族品牌。

4.意大利和法国

根据世界温泉与气候健康联合会提供的信息,欧洲温泉医疗“三剑客”是法国、意大利和德国。

意大利继承了古希腊的温泉文化,在古罗马时期发展了温泉沐浴文化,十分繁荣。 15世纪,现代温泉医学始于意大利。 可以说,意大利承载着欧洲温泉的历史,也是世界温泉的历史。 目前,意大利有温泉设施350个,每年有200万人次在意大利接受温泉治疗,普通游客达到3000万人次。

法国有120多个温泉,110多个温泉医疗中心。 法国医学科学院经过评估,根据泉水品质、气候环境、当地情况,对温泉进行了大致的分类,分为12个疾病治疗区域。

5. 总结

全球温泉发展的大趋势和大方向是温泉养生,养生旅游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

温泉产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产业之一,它的长寿得益于人类喜水的天性和温泉的自然疗愈作用。 全球温泉产业正在以养生旅游为中心进行重新定位,并整合各种养生相关产品和业态。 温泉产业将通过全新的产品和服务向消费者呈现健康、休闲、社交等属性。

中国温泉产业的发展

1.类别

目前中国市场上有3000多个温泉,大致可分为四类。

一是温泉酒店和温泉度假村。 这些酒店和度假村都是孤岛。 即使在温泉聚集区,他们也是独立运作的。 他们很少像国外那样形成温泉小镇。 以温泉为中心,形成温泉街区和温泉产业集群,它们之间形成一种生态圈。

最典型的是广东碧水湾。 虽然地处从化温泉产业集聚区,周边也有二十、三十家温泉,但相互之间缺乏联系,是一家单店。 此外,厦门日月谷、珠海御温泉代表了当今中国温泉的共同特征。 他们的收入结构、服务方式、产品都比较相似,是我们的主流产品。

二是温泉旅游度假模式。 典型的度假区有3个。 南京汤山、江西明月山、湖南灰汤都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温泉。

三是温泉旅游城市重庆、腾冲、从化。

2012年,重庆被世界温泉与气候健康联合会授予“世界温泉之都”,2011年被原国土资源部授予“中国温泉之都”。 全市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现有温泉40余处。 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重庆发展文化旅游的五张名片之一就是温泉名片,目标是将其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温泉旅游度假区和温泉疗养目的地。

中国温泉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在云南,其中以云南腾冲最为集中。 当地最具代表性的温泉就是热海,它是中国温泉的IP。 从化是广东温泉旅游疗养胜地,以温泉作为城市标志。

四是温泉小镇。 第一类是历史悠久的温泉小镇,如辽宁汤河温泉小镇、云南安宁温泉小镇等。 这些是历史形成并逐步发展起来的,成为全镇的经济和旅游支柱。 重庆有一座全力小镇,是人工修建的,集居住、商业、旅游于一体。

1949年后,中国引进了苏联和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温泉医疗疗养制度。 20世纪60年代,是中国疗养院最发达的时期,全国有温泉疗养院近300家。 近年来,除了关闭或转行的养老院外,还有数十家此类养老院正在转型升级。

2、转型升级方向

一是向康复医学、健康管理、旅游度假一体化转型。 最典型的是辽宁鞍山塘岗子医院。

初步分析我国温泉旅游现状,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20多年来,我国温泉旅游的核心功能和主要产品没有重大创新和突破。 基本上就是御温泉、碧水湾、天目温泉。 文化和技术的来源主要是引进、消化和吸收。 未来中国的温泉文化体系必须建立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

其次,从全球范围来看,温泉的医疗功能正在减弱。 发展养生温泉不需要过分强调医疗功能,但医疗与保健相结合是一种趋势。

预防、养生、康复三个领域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通过跨界、融合和创新,温泉将这些功能重新整合,形成独特的养生保健主体功能。

第三,温泉娱乐化和社交化历史悠久,这一功能在新时代将进一步强化和完善。

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温泉产业已形成全球市场,消费者开始跨省市、跨国家、甚至跨洲消费。 未来体量最大的仍是休闲娱乐温泉,养生+休闲娱乐复合发展将是主要方向。 集专业保健与医疗为一体的温泉康复医院也将出现。

发展温泉养生的几个原则

我国有3000多处温泉,几乎占据了好资源、好地区。 最现实的方法是在现有温泉的基础上进行功能调整、产品创新、迭代升级。 这是最基本的原则。

目前仍有大量投资者进入温泉行业。 对于新项目,我们建议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直接打造具有5至10年前瞻性的新一代面向未来的产品。

应以温泉区的泉质、小气候和当地文化作为产品规划和定位的出发点。 国际上将温泉水化学分为11至14种,不同的泉质有不同的疗效。 应开发独特的产品,打造独特的春天品质,形成自己的文化主题。

做保健品的时候还是要强调效果,比如住两天能睡得好,感觉好点,皮肤好等等。

游览设计和治疗设计应该结合起来。 除了温泉沐浴等相关治疗和辅助治疗活动外,客人还需要在温泉中旅行和体验并从事一些活动。 核心的治疗设计原则是可感知,让客人感受到温泉度假确实对自己的健康有益,并且可以检测到数据的变化,比如血糖、血压的变化。

我们高度重视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做好“温泉+”。 可以+农业、+文化等来充分发挥资源的特色,但温泉产品本身一定要好。

路径和方法

1、以效果和度假体验为中心的治疗型养生度假设计

增加度假的感觉。 人们不想像住在医院或商务酒店那样住在温泉里。 一定有一种度假的感觉,轻松又悠闲。

2、以温泉所在地(温泉区)的小气候和人文环境作为产品设计的依据

应特别重视气候健康和森林健康的整合。 这两种与温泉紧密结合的疗法又被称为气候疗法和森林疗法。 一般来说,温泉度假村是气候条件和森林资源条件都比较好的地方。 这样,功能就比较复杂,并且会产生叠加的效果。

温泉的保健作用有几个因素在发挥作用:泉质,主要是水质、矿物质、化学作用; 温泉水的物理效应,包括温度、浮力、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 温泉环境包括气候、地形、海拔的影响。 人们去温泉是为了逃避日常压力和日常空间。 独特的社交互动和与陌生人的相遇产生易位效应国内旅游温泉,有利于身心恢复。

温泉的功效是多方面的。 据统计,温泉可对100多种疾病有疗效。 日本温泉治疗文化和欧洲温泉水疗文化分别概括了温泉的活血、排毒、增强人体免疫力、消除压力、美容美肤、排汗、调节内分泌、放松肌肉等多个方面的功能。放松身心。 等待。

关于温泉的三大好处,就是疗养、保养、疗养。 疗养是温泉的核心功能,即治疗疾病、恢复健康; 保养就是维护健康; 疗养就是放松身心、心情愉悦,主要与休闲旅游产业有关。

从市场构成来看,大部分人去温泉是为了休闲养生,30%的人比较注重温泉养生和保养,约10%的人去温泉是为了治疗。

3、产业重新定位、功能重新定位、市场重新定位

近五年来,国内从休闲娱乐向健康养生发展比较成功的案例之一就是广东从化碧水湾温泉。 他们根据现有设施条件、客源市场情况等重新定义了医疗保健市场,成立了由医生负责的医疗保健部门。 针对民航系统空管员,开发了空管员医疗保健市场。 这样的保健持续了一个多星期。 全国8000名空管人员常年分批、分阶段在这里接受医疗保健,积累了非常好的口碑。 目前,碧水湾正在向其他行业、其他细分市场拓展。

云南腾冲开始接收云南机场集团飞行员、地勤人员的疗养,再到工会的疗养体系,形成了疗养市场。 经过六年的发展,该业务已经比较成熟,约占其全部收入的30%。

业界还有其他探索。 一些企业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找到了新的盈利点、新的视角、新的商业模式。

4、基于平台思维与外部合作,引入成熟的健康养生产品和品牌,尝试融合发展和嫁接发展。

广东新会古兜温泉于2016年在香港创业板上市,成为国内首家上市温泉企业。 2005年,古兜温泉开工建设。 自2007年开业以来,十多年来从最基本的温泉休闲旅游持续发展到温泉地产、温泉小镇。 开发温泉养生度假酒店并与奥园正式合作。 健康生活集团签约成立古兜温泉心脏健康训练营。 训练营与国内心脏病专家机构合作,提供心肺健康护理。 它利用这里的温泉资源、滨海环境和独特的山地环境,采用先进的训练方法来提高人们的心肺功能。 这是针对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需要。

同时,广东省温泉行业协会还与古兜温泉签约,正式成立广东省温泉产业研究院。

5、空间设计、时间设计、服务设计三位一体,形成健康养生度假新设计模式。

过去,水疗中心设计强调功能设计和空间设计。 现在,消费者在这里停留的时间从7天到21天,甚至更长。 水疗设计必须考虑如何安排消费者在那里度过的时间,设计一个“完美的假期”。

6、医养结合、无医疗保障的健康假期

医养结合的健康度假需要一定的医疗支持,比如温泉康复医院、温泉中医医院等,技术难度大,门槛也比较高。 在条件不具备或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没有医疗支持的情况下进行健康度假。 比较经典的是养生假期,注重养生、养生、预防。

七、专科与综合的不同趋势

国际温泉养生发展有两个趋势。 一是专业化。 比如,法国比利牛斯山脉有一个温泉叫拉波波,专门治疗儿童呼吸康复。 另一个是综合性。 此类健康度假胜地提供各种与健康相关的服务。

8.学习与创新研发

近期,在中国温泉旅游协会的指导下,我国在本土化、本土化产品的基础上,启动了相关研发,同时推动产学研结合。 中国温泉旅游协会在华南师范大学设立产学研中心,开设温泉本科课程; 在广东碧水湾温泉设立中国温泉商学院,培养高级管理人员。 广东省成立广东省温泉产业研究院。 亚太温泉与气候健康旅游研究院在重庆成立。

九、法律、法规和标准

为引导和支持我国养生旅游发展,中国温泉旅游协会主持起草了多项标准,包括水质卫生标准、泉水质量分级标准、养生旅游标准、温泉养生旅游项目种类及分类标准等

10、民族品牌和国际品牌

目前,国内一些温泉养生、温泉旅游度假品牌已初步形成,如碧水湾、古兜温泉、腾冲热海温泉等。

国内温泉行业也与国际品牌合作。 例如,匈牙利民族品牌Heviz Spa今年开始进入中国。 国际水上康复协会也在中国推广水上康复活动,并在北京和睦家医院建立了康复中心,未来还将开发温泉配套设施。

韩元君:热得受不了,我们来谈谈冰雪旅游

原标题:《中国温泉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与路径》

文字编辑:中国旅游报记者 胡浩

图:中国旅游报记者 陈晨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