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女驴友秦岭失联后获救,讲讲我们在秦岭的亲身经历

文/土浪漫
图文:审稿-孙绿、制作-苏西
封面图:©AKA阿佟木/图虫创意
“2月29日早6时,两位资深女驴友从西安高速秦岭服务区攀登东梁。当日山区突发大雾,两人失联…
东梁两女生失踪的第5天,经过所有搜救人员和后勤人员的配合,已经发现两名被困人员。具体结果等待官方通报。”
我曾在严冬穿越过秦岭,遇到25年未遇的雪暴,经历过生死关头。也在北极零下42度的冻原上徒步过,参与过荷兰长距离轮滑,滑冰等户外和野外活动,还观摩了不少欧洲国家的长途越野赛,马拉松赛和自行车赛。我朋友中也有很多在世界各地经常参与登山探险活的人。
今天,来给大家讲讲我有关户外赛事的见闻,以及根据亲身经历好好聊一聊山野遇险时怎样脱险保命的问题,希望能帮到需要的人,也更希望户外运动爱好者们,一定要多了解科学的户外生存知识,在进行有一定危险性的户外运动前必须做足充分的自我防护与应急准备。
01
冬季爬秦岭是一个禁忌
风大、雪大、雾大,容易冻僵、容易迷路,容易坠崖。其实,就算是夏天去,不是经验丰富、体能充沛、装备齐全的,也凶多吉少。
02
亲身经历生死关头总结下的经验
说个我印象最深的爬山经历,希望我们的教训可以帮到后来的人。
2001年大年初二,我和三个朋友以及其他几个登山队的人马,一共40多人去秦岭,北南方向穿越太白山。当时整个中国北方都在下雪,我坐火车从天津到陕西的一路白雪皑皑。而在我们爬山前,陕西刚经历了25年未遇的雪暴。
当时的秦岭太白不像现在有这么完备的道路,我们的路线基本都是山路和小路。山上积雪有多厚?许多岩石角落的积雪,我一个1米76的人可以直接走进去……
凶险无比的行程发生在第二天。一路上大家遭遇了冰冻的溪流、没膝积雪和陡峭危险的碎石坡。连给我们背装备的两位当地挑夫给大家分担了很多负担,不然很多人体能消耗会更大。
当天目标是海拔3500米左右的水泥房露营地(无人),然而风雪让我们的行动异常艰难。傍晚时,大部队已前后脱节。其中一支队伍负责为队里统一分配背负装备:有的人只背帐篷,有的人只背睡袋。所以在打散的情况下,很多人就没有保命的露营装备了。

制图:孙绿
随着夜幕降临,气温越来越低(零下20多度),风越来越大,我两条裤腿冻得梆硬,碰在一起像是木板,巧克力放进嘴里竟塞在牙缝中根本不融化。
虽然我身上装备齐全,但我要照应没露营装备的人到达宿营地。他们体力耗尽睡在雪里的话是没有任何幸存几率的。
当时步话机的通话也很不顺畅,以至于距离拉远后前后队伍是互相用手电打摩斯码交流的。
晚间大家不但要应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随时提防熊、狼、豹子这些可能偶遇的萌萌小动物。不过秦岭里最致命的动物是羚牛,同行的一位北京前辈就曾被羚牛撞得大腿肌肉萎缩。更要命的是:羚牛、羚羊留在深雪中的脚印和人类的相仿,跟着它们的脚印走有坠崖的危险。
深夜很多人的体力已经耗尽,我抽筋了两次,但抽筋后体能反而突破了。其实,相对体能上的极限,队友之间更要在精神上互相鼓励,千万不能让任何人倒在地上“休息”。

图:asoggetti/Unsplash
凌晨1点多,率先爬升到宿营地位置的几位队友派遣两位挑夫回来接应我们。如果不是宿营地被找到,那天晚上肯定会有冻伤,甚至死亡的情况。
我也是在明确得知已找到营地的情况下,才敢卸掉重装并告诉其他人照做。先保命去驻地,转天再回来捡装备。不过我把冰斧和刺刀留在了身上。
刺刀是用来户外生存的,冰斧则可以应对万一出现的狼和豹子(在当天上午的爬升中,我看到了雪地中很清晰的豹子脚印,而在前一天进山不多久我就见到了一条狼。)
精疲力竭的多数人直到凌晨两点多才到宿营地。我们在水泥屋里发现了冻成冰坨的汉斯啤酒,只有瓶颈部位还有一点液态。那并非冻不上,而是压力所致。待我们打开瓶子,那点液体爆炸般喷出,瞬间冻成了蘑菇云样子的冰坨。可见当时的温度低成什么样子!
我给大家总结了几点必要的野外活动保命知识:
1、山野不同于城市,昼夜温差大,气象变化快,最底线的保温衣物要齐全(起码绒衣,风衣要有)
2、高质量的巧克力必备,巧克力才是真正的保命食品。
3、装备宁多不少。
关于第3点,我有个山友说:
“有年去甘南,在年宝玉则环湖,大家的鞋都湿了,然后我从后备箱里拿出备用鞋的时候,同去的人恨不得上来揍我一顿……”
这又让我想起了上面那次秦岭,我们逃生后转天生篝火烤衣服烤鞋,我把我冻成冰坨一样的高帮登山鞋放火边烤,然后跟其他人喝二锅头(说是喝,其实都冻成刨冰了,只能用勺子干杯)。不料鞋子被烤化了。幸亏我带了一双矮帮备用登山鞋,否则从海拔3500多米踩着深厚的冰雪下降,我脚还要吗?

图:阳光脚步/图虫创意
03
最后说一下
对那些登顶后就说征服了大山,穿越成功后就说征服了自然的人,我只能呵呵。他们误导了很多人。
登山者能成功登顶并下山,只是大山大自然放了他/她一马,仅此而已。对自己和队友生命的尊重和严肃对待,对大山与大自然的尊重和敬畏,才是户外运动者应有的态度。
END
本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环行星球立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请后台联系。
点击查看环行往期
一个普通人,如何活着走出无人区?
▾

挪威,上天入地!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