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六日游 (七) 作家靳德信
(七)
看过雷峰塔,坐着旅游车驶向苏东坡纪念馆。苏东坡纪念馆是国内首座以纪念苏东坡为主题的纪念馆,馆区位于西湖苏堤南端的映波桥旁。进了门,在序言牌上就看到苏东坡的生平:苏轼(1037~1101)宋朝人,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纪念馆共有两层,一层主要介绍苏东坡的生平以及在杭州的政绩。一进门,张老师就讲开了:“苏东坡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的代表人物,他与杭州有着深厚的渊源,是北宋时期杭州老市长,先后两次来杭州。任职期间带领人们疏浚西湖,发展经济文化,为杭州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现在的苏堤就是他带领人们修成的,人们为了纪念苏东坡,所以起名苏堤。”
接着又给我们讲了“东坡肉”的故事:苏东坡正在带领老百姓修建西湖,许多老百姓都来送东西,其中有酒有肉。苏东坡不好意思收下,就叫家人把肉拿走炖了,去送给修建西湖的工人吃。家人认为是把酒和肉一起炖。炖好之后,苏东坡一尝,“哎呀,真好吃”,于是就让家人送给了工人,工人吃了,都觉得十分有味道,因是苏东坡送给他们的,所以取名东坡肉了。哦,原来是这么回事,以前我也听人说过东坡肉,以为是苏东坡身上的肉呢。听完这个故事,我又看详细看了苏东坡的家谱和生平,然后跟着张老师上了第二层。
第二层主要介绍苏东坡的部分作品,有散文、诗词、书法、绘画等。我最感兴趣的是墙上苏东坡的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手迹。因为我在练书法时,这首词用王羲之的笔体写了无数次,早就背得滚瓜烂熟,但没见过苏东坡的手迹,于是用手机拍了照,回家后继续临写。接下来又看了苏东坡的其它字画,件件都是精品。看过苏东坡的字画展品,我算是真正明白苏东坡无愧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了。以前我只知道苏东坡会写诗词,哪知道他还会画画书法,更不知道苏东坡还是一位父母官。怪不得千百年来苏东坡一直受到后世人的追捧与敬仰,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偶像”。
午饭后,乘 车向富阳黄公望故居的方向走去。大约 半小时开进了一道山沟,然后步行300多米,就到了黄公望故居。
故居包括三个展厅,分别展示了黄公望的生平事迹、他的代表作《富春山居图》以及其他相关研究成果。原画全长848厘米,宽为33厘米。展厅摆放的这张是复制品。张老师边解图,边给我们讲黄公望的画画的故事:
黄公望是南宋末年和元代初期的重要人物,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名流之一。他从小读遍四书五经,考科举,到了45岁,才做了一名书吏。五十岁开始学画,连续画了29年。80岁开始画富春山居图,画完已经84岁了。这个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70岁时也想学画画,以前总认为自己年龄太大了,学画太迟了,看来和黄公望比起来还是年轻人。
张老师讲完了黄公望画画的经历,又指着画说: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复制品,真迹早已被收藏家收藏,不过已成为两段,一段存放在浙江博物馆,一段存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完黄公望的作品又看了故居陈设的物品,感觉十分简陋,可见当时他的生活是多么不易呀。倒是这一带的地环境还是不错的,有山有水,幽雅而宁静,正是隐居的好地方。
从黄公望故居出来后,已近黄昏。在富阳一家酒店用过晚餐后,马不停蹄的乘坐大巴前往绍兴市,下榻在绍兴咸享大酒店。
相关阅读:
靳德信,生于1953年,阳高县古城镇人,退休教师。爱好写作,绘画,书法,作品见于阳高《杏苑》。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