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荐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内旅游目的推荐 > 正文

国内旅游目的推荐

【新春特辑】通江达海,文旅蝶变丨2023年家乡文旅的变化到底有多大?

admin2024年02月09日 00:11:27国内旅游目的推荐122

四川家诚阀门机械有限公司
新春特辑

星霜荏苒,居诸不息。春节的序幕已渐渐拉开,万家灯火中,年味渐浓时,整个县城都沉浸在辞旧迎新的氛围中。365天,弹指一挥间,在你离开家乡的这一年里,通江已在不经意间“旧貌”换“新颜”。

回望通江的2023,这一年,工业实力在建管并重中全面提升,农业环境在高效治理中显著改善,交通建设在集聚动能中持续推进,文旅事业在融合创新中繁荣发展。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新春特辑】第四期,让江小妹带你一起去看看2023年通江文旅的变化!

1

PART

 五大文旅项目开花结果

高明湖文旅融合发展示范项目

▲通江花月夜

2023年1月18日,通江花月夜不夜城正式开园迎客。

2023年4月30日,“安逸四川新体验”一起玩转网红打卡地暨2023年通江县文化和旅游消费季启动仪式在通江花月夜举行,升级改造完成后的通江花月夜项目盛大开业。

▲《银耳传奇》

2023年6月26日,大型沉浸式实景演出《银耳传奇》在通江花月夜首映。《银耳传奇》以青冈和银耳仙子的爱情故事开场,通过现代数字科技手段,将音乐、喷泉、灯光、水雾完美融合,“活化”通江银耳传说。

2023年12月,通江花月夜入选“2023中国西部夜游新场景”,系全省唯一

▲通江花月夜

高明湖文旅融合发展示范项目建设夜间集市主题商业街区5.6万平方米,提升存量物业1100余平方米;建设以通江花月夜为主题的大型行浸式水上夜游项目,提升改造环湖步行游线3.5公里,水上夜游动线1.2公里;配套建设生态停车场、道路、厕所、管网等附属设施。

通江花月夜是以自然秘境奇妙游、影视化场景商业、交互式光影秀及虚实共生为主题定位的夜游小镇,主要分为沉浸式文商旅小镇和银耳主题行浸式水上夜游两大板块,现已成为川东北地区人气最高的夜经济综合体验区。作为国内首个以银耳文化为主题的公园,通江花月夜被称作最具特色的“川东北不夜城”,利用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完美融合,给观众们带来极致的视觉盛宴。

川陕苏区王坪综合实践教育营地项目

▲川陕苏区王坪综合实践教育营地开营仪式

2023年2月14日,川陕苏区王坪综合实践教育营地项目在沙溪镇白石寺村徐家坝片区盛大开工。

2023年7月16日,川陕苏区王坪综合实践教育营地正式开营。

川陕苏区王坪综合实践教育营地项目改造原文胜乡政府大楼及新建宿舍楼8000平方米,景观打造约350亩,围绕“红军文化”规划实战模拟区、丛林穿越区、星空营地区、田园体验区等18个功能分区。运营后同期可容纳800名学生或党政团体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预计年接待游客量达10余万人次,成为通江文旅“新地标”。将对研学旅游、周边旅游观光、民宿、农家乐等服务行业发展,提升区域土地综合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南教城森林康养中心建设项目

▲南教城森林康养中心建设项目(效果图)

通江县南教城森林康养中心建设项目位于南教城国有林场,森林经营面积2473.3公顷,总蓄积23.14万立方米,场部距县城25千米,东与王坪国家AAAA级景区相邻,南与毛浴古镇相望,西、北方向与茶旅融合之乡兴隆镇接壤。主要建设内容为:入口大门、游客中心、森林康养酒店、婚纱摄影基地、森林花海、网红吊桥、玻璃栈道、丛林穿越、瞭望塔等体验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将与王坪风景区、诺水河风景区、光雾山风景区形成一条旅游环线,为通江县发展生态旅游、康养休闲产业等增加新的动力。

该项目目前正有序推进中,已完成游客中心、露营地建设。

川陕苏区王坪旅游区文化旅游融合建设项目

▲川陕苏区王坪旅游景区

川陕苏区王坪旅游区文化旅游融合建设项目位于川陕苏区王坪旅游景区,依托川陕苏区王坪旅游景区厚重的红色文化,进一步提升景区品质,丰富旅游业态,实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主要建设内容为千秋大道文化和景观提升、总医院旧址群保护性修缮、红军街街道建筑风貌提升、文化景观提升、业态引入、国防教育基地、中医药博览园、王坪新村业态提升、碑坡古道提升等。该项目的实施,让游客深入了解我县厚重的红色文化和历史,带动当地旅游观光体验,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通江县银耳产业文旅融合发展示范项目

▲通江县银耳产业文旅融合发展

示范项目

2023年8月18日,通江县银耳产业文旅融合发展示范项目入选2023年度四川省“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支持项目。

通江县银耳产业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建设项目由通江嘉祐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实施建设,项目建设地址为通江县陈河镇,建设周期为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总投资10000万元,打造银耳主题市场2000平方米;新建生态文化景观30000平方米;采购灯光、休闲娱乐、管网等设施。银耳产业种植、研发、初加工、深加工、交易中心等;生态旅游项目建设,如游客接待中心、康养中心、农事体验园、观景平台、步游道、露营地等项目;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建设,如滨河路建设以及村道建设。

文旅融合促发展,激发消费新动能。

2
PART

五大文旅活动精彩纷呈

首届川渝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

▲首届川渝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

2023年3月17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的首届川渝红色故事讲解员风采展示赛在川陕苏区王坪旅游景区举行。

此次大赛由四川省和重庆市分别推荐的20名优秀讲解员参赛,从选题、排练、再到比赛,每位参赛选手都认真推敲着每一个字眼,打磨每一个细节。通过激烈角逐,最终决出“最佳风采奖”“最佳人气奖”“最佳活力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实力奖”5个奖项。选手们怀着心中的满腔热忱,用心、用情讲述了20个川渝地区的红色故事。

四川省突发旅游安全事件综合应急演练

▲四川省突发旅游安全事件综合应急演练

2023年6月2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巴中市人民政府主办,巴中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通江县人民政府承办的四川省2023年突发旅游安全事件综合应急演练在通江县举行。

演练模拟四川东北部、陕西南部遭遇极端天气,预计巴中市通江县24小时内局部将遭受暴雨洪涝灾害,造成景区道路中断、设备损坏,大批游客滞留。根据突发旅游安全事件应急预案要求,省、市、县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紧急开展游客避险转移、失联人员搜救、伤员救治等工作,确保洪峰来临前将游客转移到安全地带。

本次演练有公安、应急、消防、水利、卫生医疗和党员、群众代表等共计14支队伍参加,整个演练过程紧张有序,参与演练的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协同合作、处置得当,各项演练科目圆满完成。

第十一届巴人文化艺术节开幕式

▲《巴风流韵》

5月18日,第十一届巴人文化艺术节暨第二届川渝曲艺展演大会隆重开幕。由通江县编排的开幕式演出剧目《巴风流韵》盛大开演。

《巴风流韵》采取历史文化纵轴和民间文化横轴相交错的方式,通过大型民族歌舞表现出巴人与天地、与江山、与社会与生活、与时代的情怀,充分彰显巴中厚重浓烈的巴文化和“忠勇信义、豪放包容”的巴人精神。

“度假胜地 红色通江”文旅康养推介活动

▲空山战役纪念园

2023年,“度假胜地·红色通江”文旅康养推介会走进浙江杭州、浙江兰溪、内江资中、云南红河,展示“度假胜地·红色通江”精美绝伦的自然风光、浩气长存的红色景观,发布通江三条精品旅游线路,推介通江丰富的旅游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壮美的自然风光、浓厚的民俗风情。

活动对于巩固天府旅游名县创建成果,持续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进一步提升“度假胜地·红色通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快推进通江文旅康养首位产业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安逸四川新体验”一起玩转网红打卡地暨通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

▲活动现场

2023年4月30日,“安逸四川新体验”一起玩转网红打卡地暨2023年通江县文化和旅游消费季启动仪式在“通江花月夜”举行。

构建了超大型烟火夜市、民俗集市,超多游乐项目空降现场,齐聚本土知名小吃及全国网红小吃、文创礼品、酒肆茶歇、非遗技艺等,打造了一场川东北规模最大、品类最全的娱乐嘉年华。

深入挖掘文旅潜力,培育特色旅游品牌。

3
PART

绿水青山为基,激发创新活力

▲梨园坝古村落

2023年4月25日,通江县被评为“2023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

近年来,通江县坚持保护为先,印发《通江县传统村落保护整体实施方案及实施细则》 ,完成梨园坝村等核心区传统建筑、古井古路古桥古树等环境要素修缮保护,传统村落道路畅通率住房安全保障率达100%。

坚持利用为基,整合村史馆、民俗馆、传统院落等资源,结合乡村振兴联动打造红云崖等国省示范村落8个;一村一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村民增收致富;创建省级乡村文化振兴样板村镇3个。

坚持传承为本,建成省级非遗工坊5家,设立蜀绣等传习所4个,培养代表性非遗传承人105人,去年免费开展非遗技艺培训635场次、组织传习活动3000余人次,“巴山剪纸非遗工坊”被评为省级优秀工坊,巴山剪纸“剪”出幸福花开》被评为省“文化和旅游扶贫典型案例”

▲民胜镇东郡村

2023年4月19日,通江县民胜镇东郡村入选全国冬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

东郡村位于通江县民胜镇,距通江县城21公里,是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垂钓娱乐于一体的旅游胜地。近年来,东郡村依托绿水青山资源禀赋,按照“水韵渔村”的发展定位,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东郡水乡”为核心,大力发展水旅农旅融合产业,在提升乡村田园风貌的同时,促进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该村先后承办四川省第七届乡村文化旅游节暨巴中市第二届云顶茶文化旅游节;举办三届通江县东郡水乡摸鱼节,吸引来自重庆、陕西等省内外1300余名选手参赛;多次举办钓鱼比赛、冬季捕鱼比赛、冬泳比赛、渔家美食大赛等活动,景区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先后被评为市级“精品村寨”、省级“四好村”、省级“水美新村”、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中坝新村

2023年9月12日,通江县中坝村上榜天府旅游名村名单。

通江县空山镇中坝村位于通江县北部,平均海拔1200米,年平均温度18℃,是休闲养生的黄金胜地。境内红色资源丰富,有“将军树”“空山战役纪念园”“空山战役遗址”“红军洞”等红色文化景点。旅游资源富集,有“万佛朝天”“一洞三星”等20多个旅游景点,是空山天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后获得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康养中心、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文明村、四川省绿化示范村等称号,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

▲历史文化遗产项目实施

2023年11月3日,通江县入选四川省2023年度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双试点”县域试点提名单位,系全市唯一。

通江县聚力管护一体,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纳入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编制得汉城历史文化景区等26个专项规划,统筹管护不可移动文物817处,可移动文物9868件,国省市级文保单位178处264点。实施千佛岩石窟本体保护等项目38个,完成总医院旧址群等5处文保单位产权征收,毛浴镇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扎实开展第4次全国文物普查,编纂《通江县历史文化遗产总目》,完成县级以上文保单位“四有”建设,公布一批历史文化遗产名录,完善一批文化遗产安防设施,修缮8处文保单位、传统村落,实施6个非遗项目,确保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妥善保护。

完成纪念馆数字化建设项目和“巴山壮歌”等主题展陈;建成王坪综合实践教育营地;提升打造《我的两万个兄弟》等精品剧目;拍摄《翻越大巴山》《反“三路围攻”》等微视频;创编《银耳传奇》大型沉浸式实景演出。成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协会、红色文化研究会和民间文艺家协会,推进《巴山濒危文化遗产丛书》等编撰和出版;开展蜀道通江段考古调查和研究;举办壁州讲坛、通江非遗传承公开课等活动,办好“全国冬季村晚”“民俗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在“三微一端”开设“历史通江”“百工百艺”等专栏,分层分类抓好传承。

▲川陕苏区王坪旅游景区

2023年11月7日,川陕苏区王坪旅游区文化旅游融合建设项目、川陕苏区王坪景区红色文化展示利用项目2个文旅项目被省文旅厅、省财政厅评为2019—2021年度“四川省文化旅游融合示范项目”

通江县聚焦“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编制《川陕苏区王坪旅游区总体规划》等12个重点规划,明确创建区“一核两廊三组团十景点”空间规划布局。着力基础配套,围绕红色+研学+康养+文创等“六个融合”主题,联网加密基础配套设施,王坪烈士陵园及周边环境提升全面完成,镇广高速王通段建成通车、北段加快建设,创建区“快进慢游”交通体系持续优化。着力文化赋能,编纂史料专著20部,拍摄专题片8部,打造主题微党课31堂,王坪景区入选“省十佳旅游景区”“最受消费者喜爱的4A景区”,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入选国家红色基因库,《红军劲旅·丰碑永存》主题陈列获中宣部肯定性批复。

村庄旧貌换新颜,全域旅游谱新篇。

4
PART

造文艺精品,以文化惠民

▲《通江民间歌谣校补图注》(上、下)

2023年3月16日,通江民间文学著作《通江民间歌谣校补图注》(上、下)获第十届四川省巴蜀文艺奖“特别荣誉作品”

《通江民间歌谣校补图注》(上、下)由潘大聪、黄尚军担任主编,李国太担任执行主编,2022年获“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文学作品”奖

该书以20世纪80年代搜集的通江县民间歌谣为底本,在数十年田野调查基础上,细审方音、考辨本字、追本溯源、复原民俗,对歌谣中的方言和民俗进行详细校补,辅之以大量珍贵的民俗图片,以图注文,以文释图,力图全方面呈现通江民间歌谣丰富的文化内涵,抢救性地保护大巴山地区的濒危文化遗产。全书近180万字,1200余幅图片,图文并茂,为通江方言、民俗、历史乃至文化研究提供了珍贵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音乐剧《我的两万个兄弟》

2023年4月,大型红色题材音乐剧《我的两万个兄弟》被评为四川省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2023年11月,《我的两万个兄弟》入选第二届全国优秀音乐剧展演剧目,系全省唯一。2023年12月21日,《我的两万个兄弟》获2023年四川文华奖剧目奖

音乐剧《我的两万个兄弟》由通江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和四川省歌舞剧院联合打造,取材于通江县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守墓人”的故事。该音乐剧以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为背景,通过对“陵园讲解员”和“守墓人”两位主角的描述,反映了祖孙两代的心路历程、传承与守望、忠诚与信念、理想与追求以及彷徨与徘徊,充分体现了老区人民赓续红色血脉、聚力振兴发展的坚定信念和时代担当。


▲通江县图书馆

2023年11月1日,文化和旅游部公示了第七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上等级馆名单,通江县图书馆被评为一级图书馆,系全市县区唯一入选单位。

通江县图书馆,于1977年挂牌立馆,现建有1个总馆26个分馆总面积达5876.91㎡。馆藏图书总量20万余册(件),年订报刊300余种,年均接待读者12万余人(次),年文献外借量13.9万册次。通江县图书馆以“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为宗旨,坚持开放包容,创新进取,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以“读一本书,爱一座城”为主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创设有“壁州讲坛、乡愁地图、爱心红书包、幼儿读书节”等阅读服务品牌,高度整合社会优势资源,以青少年阅读为支点,营造“书香通江,全民阅读”良好氛围。先后被评选为巴中市“最佳文明单位”、四川省 “全民阅读先进集体”、四川省“全民阅读示范基地”、全国“全民阅读星级单位”、全国“文明图书馆”。


▲广场舞《田野上的笑声》

2023年11月2日,由巴中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选送,通江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通江县文化馆参演的广场舞《田野上的笑声》荣获全省群众广场舞大赛“一等奖”

广场舞《田野上的笑声》以农民广场舞为表现形式,以当前新时代的新农民最热爱的曳步舞为主要舞蹈语汇,演员背面佩戴夸张的笑脸图案,转身后以皮影动作为主,展现劳动带来的快乐和喜悦心情,同步切入乡村各种笑声,生动地呈现了乡村生机勃勃的新貌,演绎出丰收的田园欢歌,展现出幸福生活的美好画卷。

用优秀作品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以文化惠民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

5
PART

精品旅游线路推荐

一、赓续红色血脉、感悟初心使命的红色文化研学游

线路包括: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川陕苏区王坪旅游景区——永安红军后勤基地——两河口红军入川第一镇——空山战役纪念园。

二、畅游至臻美景、纵情自然山水的绿色休闲观光游

线路包括:通江银耳博物馆——陈河银耳产业园——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临江丽峡——空山国家森林公园——唱歌石林——南教城林场。

三、梦回千年历史、品味人间烟火的巴适康养度假游

线路包括:通江花月夜——毛浴古镇——兴隆三李故居——得汉城遗址——梨园坝古村落——红云崖民俗群。

文旅赋能 山乡巨变

通江的文旅深度融合

从悠悠岁月中款款走来

在发展中起步、探索中前行、调整中提升

如今正在成为

越来越多游客的“诗和远方”

在外拼搏的游子们该回家啦!

记得带上外面的朋友们

一起来通江看看

在这个自然奇观与人文底蕴的交汇之地

感受自然、历史与文化的魅力

开启一段充满惊喜的旅程

通江,你不容错过的旅游胜地!



·年味超浓!通江街头新春氛围感“拉满”→

·好消息!春节期间诺水大道(通涪段)即将试运行!镇广高速瓦室收费站正式开通运行

·【新春特辑】通江达海,交通蝶变丨2023年家乡交通的变化到底有多大?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