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三天,花销总共花费286.4元,步行共80000步,骑车28公里,乘坐16趟地铁。
往返车票共计339元,去上海的票是买最便宜卧铺12个小时,返程是硬座10个小时。
除了旅游第一天晚上,馋饮料买冰红茶的5元,其他每一块钱都有它的用处,这也是我叫穷游而不叫流浪能保持生活水平的极限了。
这三天穷游,没犯规,没犯傻,没违法,该去的地方一个没落下,该玩的东西一点没少。
传奇且有趣,听我向你娓娓道来。
支教结束,难得片刻清闲,或者是时刻都清闲,只是看你愿不愿清闲。
一想到,这个寒假就不是什么轻松的寒假,假期要调研,开学要考公考编准备各种考试,一点也不轻松,而且收集信息、调研的这段时间是最内耗的。
心里是向往诗和远方的。什么是远方,在家看外面;什么是故乡,在外面看家。
先想想去哪?东北要暑假去,南方大部分城市都不适合一个人独行,适合佳人成双对,所以在脱单之前,我还是留下一些地方待以后浪漫旅行吧。
接着我就想到北上广了,北京去过,广州太远,而且广州也想双人游,就剩下上海了。
其实上海以后也要双人游,所以故意空出来迪士尼了。
选址思考不超过三分钟,说走就走,多自由,想多了就焦虑。
事实证明,只要想到一个地方,所有和这个地方相关的记忆就会浮现。
我没去过上海,但我看过《上海滩》,我很喜欢的电视剧,周润发版。
浪奔,浪流,许文强孤身一人来到上海滩,遇到了卖梨的丁力。
又想到2022年看的《岂不怀归》,里面主要记录着三和大神的生活:在深圳龙华三和人力资源市场,生活着成千上万的年轻人。他们整天混吃等死,白天四处闲逛,晚上睡大街,不得已才去打一天工。他们吃四五块钱一碗的面条,喝两块钱一大瓶两公升装的水,抽5毛钱一根的散装香烟,在每小时1块5的网吧泡到天亮。
深圳和上海从某种意义还是挺相像的。
《上海滩》和《岂不怀归》一结合,让我产生了穷游的念头。
我想试试孤身一人,我想试试穷游,我想试试三和大神的生活方式。
就这么开始了,我的上海滩龙虎斗。
先想行李,提旅行箱纯累赘,最好的就是背一个包,最难的也是背一个包,因为所有负重都得背着,所带物品必须有用,利用率达到100%。
得带充电宝,要不然没电就得租充电宝;得带kindle,路上怕无聊;带《红与黑》,是我觉着于连也和许文强一样一个人闯荡,挺符合心境的。
就在雪没化的下午,背着包出门,下午五点的火车,第二天六点到上海。
还有顿晚饭得凑合,还有水资源要补充,小区对面商店解决,水要买大的便宜,泡面要买油的顶饿。
火车硬卧,泡面看书,还吃了个面包。其实时间过得很快,但是和很多小孩一个车厢,大喊大叫。想到教养问题,原来很多大人都会说“孩子还小”,但我想说:“小孩只是小,不是傻。”
火车上做完规划,明天行程满满当当。
睡觉时谨慎得很,把手插进书包肩带,重要物品放床内侧。
明天就开始正式穷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