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第一部日记体游记——《徐霞客游记》

国学经典
︽徐霞客游记︾



内容简介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徐宏祖)创作的一部散文游记,明末徐霞客经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年至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做了详细记录。
《徐霞客游记》是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地质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描绘了中国大好河山的风景资源,此外优美的文字也使之成为文学佳作,在地理学和文学上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作者介绍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声,又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省江阴市)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探险家、文学家。
徐霞客自幼好学,饱读诗书,对图经地志尤为衷情。十五岁时参加童子试,未能考上。徐霞客的父亲去世后,便在家中种田侍奉母亲。万历三十六年,二十二岁的徐霞客正式出游。因长时间跋涉,徐霞客患有严重的脚疾,到云南时已无法走路,于是徐霞客更为专心地编写《游记》《鸡足山志》,基本完成《徐霞客游记》的编撰。后徐霞客身患重病,丽江太守用官车将其送回江阴老家。
崇祯十四年,徐霞客病逝,终年五十四岁。
徐霞客遗作经好友季会明等整理成书,名为《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在地质学等方面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成为世界上对地质地貌进行科学考察的先驱。

作品鉴赏
景物描写
《徐霞客游记》中关于景物的描写不仅贴近现实,而且十分准确。例如在《游桂林日记》中对伏波试剑石的描写:“一石柱下垂覆崖外,直抵下石,如莲萼倒挂,不属于下者,仅寸有余焉。是名伏波试剑石。”准确说明了石柱的具体位置,“仅寸有余”的精确描述,比前人笼统地记载要科学得多。
徐霞客“欲尽绘天下名山胜水为通志”,为了达到“尽”的标准,《徐霞客游记》关于景观的描写也十分全面。这一方面体现在游记所包含的内容跨时长、地域广。三十四年间,徐霞客的脚步东到浙江普陀,西到云南腾冲,北至河北盘山,南到闽奥一带,覆盖了十九个省、市、区。另一方面体现在对景物的描写全面。桂林的七星岩历来是游客和地理学家的关注点,徐霞客一生两次到访七星岩,为它作较为全面的记载。在《粤西游日记》中,他写道:“盖此处岩洞骈峙者三:栖霞在北,而下透山之东西;七星在中,而曲透山之西北;南岩在南,而上透山之东西。”从高角度全面说明了各个洞口的布局。
语言特色
《徐霞客游记》的另一处魅力在于作者对语言有高超的驾驭能力。作者描写景观中的山、石、水、云、雾都十分生动,活灵活现。他写自己在丹江漂流的情景,“时浮云已尽,丽日乘空,山岚重叠竞秀,怒流送舟,两岸浓桃艳李,泛光欲舞”,“山岚重叠竞秀“生动地写出了乘船顺流而下的感受,”泛光欲舞“则是对两岸的桃树李树缤纷绽放,花势良好的生动描写,他写龙虎山龟峰的水市洞是“时朔风舞泉, 游洋乘空声色俱异。霁色忽开,日采丽崖光水低徘徊不能去”,把水帘洞飞泉灵动的状态、色彩、声音、气势都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出来。
《徐霞客游记》的语言魅力还表现作者善于使用比喻、排比、对比等各种修辞手法。以比喻为例,徐霞客把桂林的叠彩山层层叠叠的山石比作浪花和鲜花,说是“如浪痕腾涌,花尊攒簇,令人目眩”,把桂林一座座俊俏秀丽的山峰比作一个个美人,说是“尤婷婷作搔首态”,《雁荡山游记》中写玉女峰好像是头戴花饰的少女,说是顶有春花, 宛然插髻”,把山石比作大象、乌龟、蟾蜍、花卉、彩带等更是数不尽数。各种比喻无不新鲜贴切、奇特生动。

后世影响
徐霞客以其《游记》,生动传神地描绘了涉及今天大半个中国的众多山水名胜、奇观异景乃至风俗民情、社会生活等,给后人留下了极为宝贵的文化财富,在旅游学、地学、文学、文化、经济乃至动植物、生态、政治、社会、宗教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无怪乎人称《徐霞客游记》是“明末社会的百科全书”。
《徐霞客游记》的史料价值涵盖层面甚广。徐霞客对于山水地理方面的贡献,除了对山形地貌的观察外,对于水文分布、江源探寻以及山水与气候关系的体验,也有翔实的记录。徐霞客对于当时政治情势的观察也很深入,他游历各地看到整体政治风气的败坏、藩镇的巧取豪夺、土司制度的紊乱、人民生活的困顿以及边关军事防卫的松弛,都显示出晚明政治的腐败现象。他的游记登录许多书院、古迹、碑碣、辞匾以及少数民族的特殊文化等等,对于文化古迹方面的记录保存,发挥很大的作用。另外,徐霞客对于各地的宗教信仰、道观寺庙也多有记载,为儒、释、道各种宗教在各地的传布情形,留下了历史的轨迹。
《徐霞客游记》被学术界列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20部著作之一。徐霞客在地学,特别是岩溶地貌的考察研究方面,居于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徐霞客及其《游记》在世界各国所享有的影响和声誉,是中国旅游走向全球的重要文化基石之一。


更多“锦理”新鲜事,请关注我们
山东大学澳国立联合理学院
文本引用│徐宏祖《徐霞客游记》
匡亚明主编《徐霞客评传》
赵燕《〈徐霞客游记〉中的景观描写及其语言特点》
编辑│刘济菲
审核│韦福林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