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房价「战事」硝烟弥漫,刚需族依然叫苦
中国建设报在微博上发布了有关杭州亚运村建设的信息。 评论区充斥着“合肥房价高”的信息。 官博吓得关闭评论,以为是外星人入侵。 当我再次打开评论区的时候,我已经不忍心看了。
对比2016年合肥房价涨幅全球第一的数据结论,五年后的这一波增长真正证明了万亿GDP和新一线的号召力。 没有人怀疑合肥融入长三角的决心和合肥新前线的实力。
对外进行发展,对内进行整改。 政府三令五申,约谈哄抬房价的人,并制定政策“打压”房价。 行动凶猛如虎,急需的民众还在叫苦不迭。 房东对房子“要价”、置换绝望、中介浑水摸鱼、开发商想方设法通过验资……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直到现在,合肥房价的“战争”依然硝烟弥漫。
房子和婚姻:
我没有买房子,失去了女朋友。
——
2020年国庆节,正在国外旅游的陈琳接到电话。 电话那头的声音很急切,看来是发生了大事。 挂断电话后,陈林皱起了眉头,对旅行的兴趣也没有了。
一个月前,陈林带着女友去见父母。 父母第一次见面就孩子的结婚事宜,聊得很开心。 他们还开始筹划国庆旅行计划,他们称之为婚礼前的“小蜜月”。
让陈林烦恼的电话是之前看过房子的经纪人打来的。 他们对房子看了三遍,进行了很多比较。 他们甚至考虑到了孩子未来的升学计划,打算旅行结束后回去和房东一起做决定。 现在房东换了,付款方式也从一开始讨论的分期付款变成了全额付款。 除了买房结婚之外,两人还有很多事情,预算严重紧张。 经过商量,他们提前结束了假期,回费城看房子。
当时,合肥楼市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消息,但无论是经纪人还是新房购房顾问,都有意无意地透露了这个消息:“早点决定,不然以后事情就变了。” 由于预算压力,之前的计划几乎全部被打乱。 陈林和女友商量,先订婚,过年后再看看市场情况。 这个计划遭到了女朋友和她家人的拒绝,他们必须先买房再订婚。 因为买房的事,两人开始不断争吵。
去年年底,陈林接到朋友的消息,北城一栋新房正在开盘。 陈林看到工程价格在预算之内,虽然离预定地点有点远,所以觉得可以先上船。 但女朋友不愿意住在北城,拒绝了这个提议。
转折点出现在去年元旦之后。 信息来自我熟悉的中间人。 房东因疫情滞留在国外。 他打算与家人一起留在国外,并委托中介将合肥的房产出售。 双方看房后都非常满意,确认了购房意向并支付了定金。 因房子造成的情感隔阂有所改善,两家人决定在过年期间五一结婚。
戏剧性的变化几乎在一夜之间发生。
新年复工后,陈琳开始联系国外房东商谈签约事宜。 由于种种原因,房东未能确定回国时间,并承诺陈林不会卖掉两套房子。 一个月后,坏消息传来。 房东不肯卖。 理由是他想加价30%,并要求全额付款。
中介只好告诉陈琳,我也无法理解。 不管怎样,合肥的房价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陈林的婚姻被搁置,女友也搬出了出租屋。 两人虽然没有明确分手,但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电话采访结束时,陈琳松了口气,问我,你觉得这是为什么? 然后是长时间的沉默。 过了一会儿,陈琳说道:“抱歉,中介的电话打进来了,我得去看房子。”
此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了。
换屋大战:
我和婆婆难得的统一战线
——
2021年元旦过后,两名专门看房的人来到某售楼处。 从关系上看,她们就像母女一样,动作亲密,互相指指点点。 在与房产顾问的谈判过程中,两人也配合得很好,攻守平衡得很好,就像战场上的战友一样默契十足。
至少在三年前,两人不和,一山难容二虎。
“我们关系最糟糕的时候,只要她在家我就不回家,我在家她也不回家。” 曦曦是这样形容自己和婆婆的关系的。
结婚前,熙熙和男友有约定,不想和婆婆住在一起。 但他们结婚后却发生了一些事情。 公公因病去世,丈夫独自在乡下担心婆婆。 磨蹭了半天,曦曦坚持坚守自己的底线,不肯答应。 但随着老二的到来,希希有很多事情无法应对。 经过反复游说,丈夫终于同意带婆婆到城里一起生活。
没想到,这却是灾难的开始。
夕夕生二胎的时候,婆婆却出了事。 老师打电话回家。 曦曦很担心她的二胎,也担心她的二胎。 坐月子后,曦曦和婆婆商量,让她照顾二胎,曦曦一边上班,一边照顾第一胎。 于是,她在公司工作变得焦躁不安,每天给婆婆打电话十几次,询问老二过得怎么样。 这让婆婆觉得儿媳妇在质疑她的不负责任,感到羞辱。
积怨已久的两个人,终于在孩子父亲面前大吵了一架。 最终缓解这个问题的是熙熙丈夫做出的一个决定:换房子。
更衣室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大宝有独立的房间和家庭成员相处空间的问题。 西西在一家私营公司从事财务工作,拥有多年经验。 她的收入属于中上阶层。 她的丈夫在一家建筑公司工作,家庭收入也算中上阶层。 搬家是自从婆婆过来之后全家人都没有反对的决定。
但现实是残酷的。 换房的决定几乎与合肥楼市的涨价决定同步。 1月份,西溪看的新项目都增加了不少。 后来,他认为自己急需换房,开始转战二手房市场。
因为经常出去看房,希希干脆找了个保姆在家照顾孩子。 从此,曦曦和婆婆组成了罕见的看家二人组。 为了家庭幸福,为了两个孩子的成长,两个原本水火不容的女人,团结了战线,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但现实是残酷的。 预算还算充足,但看了几处房产后,房东开始反悔,加价。 即使新项目验资通过,收购现场仍存在临时涨价的可能。 西西的丈夫通过关系联系了一处大房子出售。 正当他准备买的时候,房东突然不卖了。
西西苦笑:没有什么理由,我就是觉得价格会涨。
一天晚上,西西在业主群里看到,有业主呼吁大家团结起来涨价。 挂牌价格必须一致,不能私自压低价格,否则就是阶级敌人。 西西苦笑了一下,在电话里一字不差地给我读了资料,然后说道:“业主之间发生了战争。”
曦曦和婆婆最后一站是政府区。 他们当场缴纳了10万元定金,兴高采烈地回来庆祝成功。 当晚,曦曦难得喝了红酒。 等二宝睡着后,她困得睁不开眼睛。 然后她就看到手机上的微信:夕姐,对不起,你想要的房子被盗了。 成交后,对方当晚就向房东支付了全款。
兮兮拿起电话,吼道:“你怎么可以这样?我们不是都同意了吗?” 这才发现二宝刚刚睡着了。 当我走到阳台时,我压低了声音,眼泪瞬间就掉了下来:“你不能这样做,你这是在抢我的房子。”
创业或买房:
25岁遭遇人生艰难抉择
——
2019年夏天的一个夜晚,大东正在做出人生中最艰难的决定。 工作不久有了积蓄,再加上父母给的一笔钱,我该买房还是创业? 大东和他的几个亲密同学在大学时就有了很好的想法。 实习期间,他们靠自己制作的产品赚了一笔小钱。 工作几年后,大家都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可以开始自己夙愿的创业梦想了。 。
然而,阻碍大东的是他的父母和女朋友。 他的父母希望他早点结婚,而他的女朋友从大学一直陪伴他到现在。 这件事确实应该提上议程。 但创业一直是他的梦想。 如果错过了,就很难再遇到这样的机会了。
大东终于得到了女友的支持,用这笔钱创业。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一切都搁置了。 复工后已经是暑假一年后了。 第一笔生意损失惨重。 毕竟,年轻人的梦想经不起现实。 去年年底,大家吃了一顿分手餐,决定回归。 事实上,只是一个打工仔。
经历了一次创业失败后,他的钱所剩无几,父母的帮助再次掏空了他的经济来源。 大东准备买房娶女朋友。 他没想到第二次打击来得这么快。 2月份我感兴趣的地区已经出现了巨大的价格上涨。 冬天,我退了一步,放弃了高新区和政府区,到滨湖碰碰运气。 结果验资后,我看中的楼层瞬间就卖完了……
从二月初到现在两个月,大东和女友几乎每天都在看房。 他最初的想法是买一套两居室的公寓,等孩子上学后升级到更大的一套。 但现在所有的计划都因为物价暴涨而被打乱。 在最近的一次家庭会议上,父亲打破了长久以来的沉默,提出将两人现在居住的房子卖掉,以便给大东买一套更好的婚房。 大东没有说话。 他赶紧吃了几口食物,躲进自己的房间里痛哭起来。
大东更自责的是父母的条件还不错,因为自己创业、买房都快花了父母的钱。 看着疯涨的房价超出了自己的预算国外换房旅游,父母忍无可忍,打算卖掉房子帮忙买婚房。 他无法接受父母为了他流落街头,所以拒绝了父亲的提议。
大东现在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打电话和接电话。 他苦笑说,自己差一点就成了一名专业的房产销售员了。 熟悉了这么多房子,还是没有一栋他觉得合适的。 上周末我刷朋友圈,看到大东的动态:幸福被数字取代了。 我想知道有多少房子值钱? 然后就直接删除了。
我问大东,你创业的时候错过了买房,你后悔吗? 良久,大东才回复:现在后悔又有什么意义呢。
合肥房价战:
城市发展首先会推高房价吗?
——
在众多媒体关注房价的背景下,最敏感的莫过于上涨的数字。 业主群体中有人联合起来涨价,中介不断散布消息,急需群体不断在选择中做减法,被逼到了边缘。 而那些为孩子的教育而苦苦挣扎的中产阶级也好不到哪儿去。 他们有钱,但买不起房子。
无论是购房者还是卖家,都被卷入了房价引发的漩涡,几乎是一片泥泞的沼泽国外换房旅游,谁也寸步难行。 “勒索房价”的房东们眼睁睁地看着不断上涨的数字而食言。
大家陷入了没有敌人的混战之中。
除了集团的迫切需求外,最紧张的就是政府监管部门。 电视剧《北平无战事》中,北京中央银行行长方步亭曾就北京经济和战时局势表示:当前形势严峻,国家命运岌岌可危。
一个城市要发展,房价先涨吗? 看涨的呼声看似合乎逻辑,但这背后的监管部门其实各个层面都在捏着汗。 即使在产业布局上,合肥正在加速完成科技产业转型,陆续引进的新能源企业也顺利入驻。但在新一线、万亿GDP的支撑下,就像股市的反应,价值在楼市体现得最快。 。
没办法,招商引资、建立产业还需要时间。 合肥正在崛起。 无论其硬件发展多快,都跟不上房价的上涨。 它坚持不住,尖叫起来。 这轮涨价就像一场灾难性的飓风,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忍受。
截至发稿,陈林并未继续看房,但过着相当颓废的生活。 早上发的微信,晚上经常得到回复。 他回复的表情包背后,是无奈和悲伤。 他和女友终于正式分手了。 这样颓废的日子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不过好在他已经开始重新适应单身的生活了。 最后他用笑着的表情回复了我的微信,四个字:自由万岁。
希希的房子没有换,最后却气得她和婆婆和经纪人、房东大吵了一架。 兮兮的语气里带着一丝无奈。 与婆婆关系的缓和似乎是一个转折点,但由于短期内没有换房的希望,随着一胎二胎的长大,难免会出现新的矛盾。 希希和婆婆之间短暂的友谊将不可避免地因家庭空间的紧张而消失,另一场情感消耗的战斗等待着她。
大东在刚到合肥的一家大工厂上班,女友也换了工作。 他们在政府区租了一套房子,周末开车回父母家吃饭。 我问他还在看房子吗? 大东表示暂时不会看,大家对现在的生活都很满意。 在暂时的妥协中,他们终于在夹缝中找到了幸福。
合肥的变化太快了,就像这座城市的浮光。 镜头一闪而过,所有人的表情都变得模糊。 在每个人面对生活的各种扭曲的表情中,无论相机的闪光有多快,只要随意按下快门,就会捕捉到微笑的瞬间。 ▌
▼
作词:黄小白
助理:李小白
独家策划:DOSTH 让事情发生
独家媒体:毒评论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所有姓名均为化名。
“深水区”专栏长期向公众开放
聚焦城市、文化、商业、人相关领域的深度报道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