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56处景点推荐,心中最美的家乡
方山
★北武当山。北武当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方山县境内,集雄奇险秀于一身,兼有泰山之雄、黄山之奇、华山之险以及峨嵋之秀和青城山之幽。中国道教发源地,北方道教圣地,被誉为三晋第一名山。整个景区由72峰、32崖、24涧组成。其主峰真武峰海拔1983米。山中有世界珍禽褐马鸡,以及豹、麝、狍子等大型哺乳动物。
★云顶山。云顶山位于方山和交城、娄烦交界处,海拔2708米。云顶山是庞泉沟自然保护区的延伸部分。山中森林密布,古木参天。高耸入云的云杉是这里的主要树种,林中野草丛生,山花遍地,时而出没的狍子、獾子、野猪、野兔等林间动物和鸣叫着的各种山鸟,更增加了这里的野趣。
★张家塔民居。位于方山县城西南20公里处的峪口镇张家塔村。是一座始建于明末清初的砖瓦石木结构的民宅群体,共36院。村庄座北向南,是第三批山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被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山西省首批100个旅游扶贫示范村。
★梅洞沟。省级湿地公园,位于方山县圪洞镇境内,属关帝山国有林管理局施业区。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2019年梅洞沟湿地公园获“中国森林养生基地”称号。
★于成龙故居。位于北武当镇来堡村,建造于清代早期(1644年-1735年),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原为四合院布局,中轴线上现存正窑,东侧为倒座房基址,大门建在院内西南角。正窑为七孔砖券窑洞,其中三孔前有廊。大门重檐硬山顶,门额有砖雕花卉图案。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级廉政教育基地。2019年10月,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汾阳
★贾家庄村(图为贾街)。贾家庄村隶属于汾阳市贾家庄镇,距汾阳古城五公里,紧靠太汾高速公路和307国道,与汾酒之都杏花村相毗邻。全村总面积4.2平方公里,居民700户,2600人。2017年12月,荣获2017名村影响力排行榜300佳。2019年7月28日,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2019年12月2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评价认定贾家庄镇贾家庄村为国家森林乡村。
★太符观。位于汾阳市东北17千米杏花镇上庙村。金承安五年(1200年)在观内创建醮坛,明、清均有修葺。现存建筑吴天玉皇上帝殿为金代原构,余皆明代所建。太符观坐北朝南,南北长177.5米、东西宽50米,占地面积8875平方米。两进院落,中轴线由南至北有照壁、牌楼、倒座戏台(下层为山门,两厢关帝庙、二郎殿)、昊天玉皇上帝殿(两厢后土圣母殿、五岳殿)。2001年6月25日,太符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峰塔。建于明末清初,位于山西省汾阳市城区以东2公里的建昌社区,该塔共十三层,维修后精确高度为84.970米(维修前残高80.12米),雄伟挺拔,高度位于中国砖结构古塔之首。是中国文峰塔中的杰出代表。2006年5月25日,文峰塔作为明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汾酒博物馆。位于山西省汾阳市城北15公里汾酒大道北侧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84年,后经几次扩建,逐步完善,是中国同类企业中建馆最早、馆藏最丰富的专题博物馆之一。
★石盘山(老爷山)。位于汾阳市城西8公里,建于明末清初,因最早建有一座老爷庙而得名,又名老爷山。每年的四月初八是老爷山的传统庙会,千百年来香火很旺。曾是中外驰名的道教圣地,高处海拔1066m。石盘山景区内建有一座规模宏大的玄天上帝庙宇群,是当时华北最大的道教庙宇群。经清代不断修建,成为晋北、吕梁、晋中大地上首屈一指的道教圣地。后被毁。
交城
★卦山天宁寺。位于交城县城西北,坐落在城北2.5千米卦山之中。天宁寺全称天宁万寿禅寺,始建于唐朝贞观元年(627年)。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卦山天宁寺座北朝南,由天宁寺、石佛堂、书院、朱公祠、圣母庙、文昌宫等六组建筑组成,另外还有环翠亭、戏台、华严塔、墓塔林等附属建筑。共有殿堂楼阁200多间。元代,寺为天宁万寿院。清咸丰年间,重修天宁寺8年,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告竣。清宣统三年(1911年),再次维修。1981年,省文物局拨款9000元维修寺院。2006年6月,卦山天宁寺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玄中寺。位于山西省交城县西北十公里的石壁山上,始创于北魏延兴二年(472年),建成于承明元年(476年)。因此地层峦叠嶂,山形如壁,故又改名“石壁寺”。 从北魏到隋唐,玄中寺先后驻锡过中国佛教净土宗的三大祖师,弥陀净土信仰从士人阶层迅速向中国民间流传,进而开宗立派,并远播朝鲜、日本,玄中古寺成为继庐山东林寺之后,中国佛教净土宗的又一个祖庭。1983年,玄中寺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201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旅游景区。
★庞泉沟。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交城县西北部和方山县东北部交界处,地处吕梁山脉中段,属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中国特有的珍禽褐马鸡及其栖息地。保护区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14.5公里,总面积10443.5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6%。1980年12月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3年11月3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第一批)》,山西吕梁庞泉沟褐马鸡重要栖息地入选。
★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交城县,包括文峪河河道及其营房沟、木虎沟内支流,总面积4220.76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480.18公顷,湿地率35.07%。具有黄土高原上罕见的自然风貌,湿地种类繁多,包含河流溪源、人工库塘、滩涂泛洪、草甸沼泽。
交口
★云梦山。位于山西省吕梁地区交口县境内,距县城15公里,是一处以自然风景为主,道家文化和传说神话为特色的风景旅游区。山体海拔1750米,林木茂盛,谷深幽静,山峰云环雾绕,取云梦仙境之意,故名云梦山。
★ 红军东征总指挥部旧址。位于交口县城东35公里桃红坡镇大麦郊村中,其旧址既是革命文物和纪念地,也是一处典型的清代古民居建筑。属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第二批)。
★千佛洞石窟。位于交口县石口乡山神峪村内,是元朝、清朝时期的历史遗址,元代初年称“千佛洞善院”。始建于元代,石窟四壁雕有佛像,洞内佛像最高的1.5米,最小的仅14厘米,雕工精细,体躯比例合度。石窟保存较好,具有较高的文物和艺术价值。2019年10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岚县
★白龙山。古名“大万山” ,位于县城西二十二公里,蔚汾河以南与兴县黑茶山交界处,因主峰下有白龙庙而得名。西邻的黑茶山即王若飞烈士遇难之处。白龙山南北走向,长约40公里,山势东陡西缓,景区面积5平方米公里。海拔1700米以上,顶峰海拔2275米。
★饮马池景区。位于岚县河口乡饮马池山,景区面积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222米,山顶上绵延着570余亩宽阔平坦的草地,属高山亚寒带草甸,这里水源充足,分布着溪水、瀑布、水潭,空气清爽宜人,负氧离子富集,是天然氧吧。饮马池景区栖息着鹿、麝、豹、野猪、褐马鸡、山鸡、野兔等多种野生动物,2020年12月被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评为“山西省十大最美草原”之一。
★秀容古城遗址。位于岚县县城南一公里。始建于西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北魏明元帝永兴二年(公元410年),在汉汾阳县城的基础上建秀容城。古城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1250米,南北宽1000米,城墙基宽24—36米,高13.5米,现存残高3.3—13米。墙体以平夯法在生土地面上起夯,夯土为黄色沙性土。古城东西南三面开门,遗址内有战国至北魏时期遗物,汉代遗物居多。1996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将秀容古城遗址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离石
★白马仙洞。位于离石区东南13公里的九凤山麓。据《汾州府志》载:“世传白马日食民田,逐之,竟入洞,蹄迹犹存,故名。”白马仙洞为一天然石灰溶洞,四周苍山拥翠,漫山松柏,郁郁葱葱,卉草呈祥,百鸟争鸣,群峰拱翠,景色宜人。有快活林、望仙坡、韩仙掌等诸景。洞外原主要建筑有:洞阳观、天王庙、五岳庙、三清阁、圣母殿,始建于贞观年间,为唐将尉迟恭监造。该洞属柳林泉城,是由地壳运动而形成,地质绝对年龄约1.4亿年。白马仙洞洞口至洞底全长约500米,洞口与洞底相对高差168米,专家称之为“华北第一险洞”。
★玉林山。又名玉灵山、御陵山。位于离石区信义镇马家沟村杜家山自然村北3.1公里,海拔1610米。山顶的北禅寺,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距今现存的各种遗迹表明,这里应该是北朝时期,以石勒为首的羯族人祭祀的神山。又据民间传说,后赵皇帝石勒埋葬于此,故名御陵山,山北麓尚存有石勒坟墓及民国年立碑。
★安国寺。原名安吉寺,位于离石区西10公里的乌崖山麓的一个石洼之中,总占地面积约4700平方米,始建于唐贞观十一年(637年)。宋仁宗嘉佑三年,镇西人王公佐于古刹山巅筑寨,王称安国王,寨称安国寨,安吉寺遂改名安国寺。金、元、明历代皆有修葺。清初,被康熙皇帝誉为“廉吏第一”的于成龙曾就读于寺中,后世进行了大型修建,始成今日之规模。安国寺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平面呈曲尺形。共计四进院落,主院分上下两层,偏院分内外两进。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铜塔楼、钟、鼓楼、十王殿、东厢房、于成龙读书楼、于中丞公祠、砖塔等。2001年6月25日,安国寺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凤山道院。位于离石区北的凤山腰间,原名“天贞观”。始建于宋代,元代遭兵火焚毁,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重修希夷庙,后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正统六年(1441年)、景泰七年(1456年)和成化六年(1470年)进行过四次大扩建,使其成为道院规模。明成化十九年又进行了扩建。是为了祭祀宋代道祖陈希夷和其门徒明代道士孙云际而建。主要建筑有黄录宝坛玉皇楼、三清殿、孙真人殿、读书楼、三官楼、雷公殿、白云洞(即陈抟殿),附属建筑有关帝庙、土地庙、五道庙等。凤山道院与中南海、红山文化遗址群等一起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华镇。位于距离山西省离石区50公里的云顶山东侧,其区内地势平坦,植被繁茂天然草地遍地奇花异草,是华北地区第二大草原。西华镇草原处于群山环抱之中、海拔两千多米,地属高寒湿润区,年平均气温6-8℃。伴随着夏季的来临,整个草原遍地香花异草,蓝天白云下牛羊穿梭其间,美不胜收。
★宝峰山。位于离石市东25公里的小神头乡归化村南隅。宝峰山又名宝盆山,山势奇险,悬崖壁立,林木丛茂,几十里山坡苍松翠柏覆盖,四季常青,稍有风吹便涛声响彻整个山谷。宝峰山道观创建于汉平帝元始年间(公元元年至五年),由三座山门,12座单体建筑组成,三进院落,每座院落都有四座殿堂,古建筑年代涉及唐、宋、元、明、清五朝。以唐、宋建造为主。现存明清维修碑三通,记述了当时维修情况。山上建弥陀宝塔、八龙水母殿、十王殿、王母殿、五岳圣母殿、千佛殿、黄箓万神殿、琉璃殿等12处景观。
临县
★碛口古镇。碛口镇位于晋西吕梁山西麓,黄河之滨,临县之南端。明清至民国年间,凭借黄河水运一跃成为北方商贸重镇,享有“九曲黄河第一镇”之美誉,是晋商发祥地之一。现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风景区、山西省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山西省地质公园,同时还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百大濒危文化遗址”之一,全国“最具年味的八个目的”地之一。碛口为晋商粮油故道、明清年间中国北方最重的水陆转运码头,在明清至民国的年间,西北各地的大批物资经过黄河水运到达碛口后,再转陆路经过碛口转运到其他地方。碛口镇的码头每天往来船只多达150艘,各类服务型店铺达到300多家,如此繁荣的景象让碛口镇声名远播,被誉为“水旱码头小都会”。民间有“驮不尽的碛口,填不满的吴城”、“青定头,南峪口,拴起骡子跑碛口”之说。现如今,碛口镇保存着丰富而完好的明清时期建筑,包括货栈、票号、当铺等各类商业性建筑,以及庙宇、民居、码头等。几乎涵盖了封建制度下民间典型的漕运商贸集镇的各个类型。并且,由于古镇至今仍保持着原始质朴的居民生活,被誉为“活着的古镇”。
★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碑(碛口镇高家塔村,1948年3月23日,毛主席带领的党中央前委在转山陕北105天后,于陕西省吴堡县岔上镇川口村东渡,从高家塔村登岸,夜宿碛口镇寨子山村,后经临县双塔、兴县蔡家崖等地到达西柏坡,指挥了中国的解放战争)。
★紫金山。又名大度山,位于临县西北,距县城22公里,主峰海拔1889米。瑞云为首,它以主峰峭立、山势横亘、曲折绵延,形如指掌、古树苍郁、浓荫蔽日闻名晋西。相传此山藏有稀世珍物——紫磨金,故名紫金山。相传,东晋时羯人石勒曾据此山为垒。山顶部有座古庙,俗称大王庙,也叫石勒祠,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建。该庙建有升水殿,左右壁间有风、雨二穴,风穴封闭人不敢开,雨穴遇旱有水滴,为临县之契机。后庙宇被毁,神像均搬,只剩几孔窑洞立于山巅,风景优美。
★ 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位于临县林家坪镇南圪垛村,旧址分为前后两个院落,现已成为史迹陈列馆,馆内第一部分为红色印记,第二部分为习仲勋三次到吕梁等内容的陈列。1947 年3月,国民党胡宗南部向延安发动重点进攻,党中央开始转战陕北。8月,为了迷惑敌人,掩护西北野战军主力在榆林、米脂间休整待机,贺龙、习仲勋率领中共中央西北局、陕甘宁边区政府和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机关东渡黄河,于18日移驻临县。在临县生活战斗两个多月后,于10月20日移驻绥德薛家渠村一带。
★ 李家山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村子形似凤凰,又名凤凰村。吴冠中先生一生“三大艺术发现”之一。位于碛口古镇南3公里处,隐于大山深处,空灵幽雅。著名画家吴冠中1989年10月到李家山采风时惊呼这里像“汉墓”,他说:从外部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李家山村的建筑以明清时期的窑洞为主,依山就势建在七十度的坡上,从山地叠置向上十一层,形式立体式的乡村,被称为黄土高原上的“布达拉宫”。
★西湾村。距离碛口镇一公里左右,临河而建,村中古宅院在河边的山坡上高低错落,层次分明,古宅精致华美,造工考究,是依靠黄河船运发迹的陈氏家族历经明末到民国300年历史逐步修建而成的,占地三万多平方米,依山面水、背风向阳。2005年被评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西湾民居整体设计奇特,整个村落由五条南北走向的竖巷分隔开来。五条竖巷寓意为金、木、水、火、土五行,代表着陈氏家族的五个支系。各个支系的人分别依这五条巷子聚居,既便于管理,又易于日后村落向左右扩展。每条竖巷里的宅院都可以互相贯通。只要进入一座院落,就可以游遍全村,可谓:村是一座院,院是一山村。美国威斯康辛州大学董伟教授评价:西湾民居不仅仅是山西当地人民几百年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人类历史上对人居环境所创下的杰出典范。它体现了人与山地的和谐,最终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立体交融式”的乡土建筑。
★义居寺。位于临县037乡道与248省道交叉口西南500米,义居寺旧称“佛堂寺”。由于寺院处于县辖“义居都”,又称“义居寺”。始创于北魏,兴盛于宋代,几经修缮,现存古迹有北魏石窟、宋代壁画、明清殿宇、万历皇帝藏经序碑、历代高僧闭关、圆寂石龛和罕见的石雕顶绘,中国第一代印度取经人慧达法师纪念堂、释迦牟尼真身舍利、中国最后一部官刻汉文《乾隆大藏经》等。 义居寺建筑规模宏大,历史文物珍贵,集宗教文化、石窟文化、民俗文化、建筑雕塑、壁画彩绘为一体,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2004年,义居寺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觉寺。俗称大寺上,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临县城西45公里、据黄河10公里的正觉寺集镇贸易中心,临曲公路侧约50米之地。是临县古十三寺之首,占地面积约15785.28平方米。传说始建于东汉,兴盛于唐代。历代都有修复扩建,其最后一次在民国初年,形成了规模宏大、庄严雄伟的集佛、道为一体的正觉寺寺院建筑群。寺庙对面山梁上有12株古柏,呈“一”字排列,为唐代种植,距今已有约1300多年历史,犹如一座绿色长城,故称“十二连城”。1993年,省政府将“十二连城”列为全省首批重点保护古稀珍贵树木。
★孙家沟村。临县三交镇的一个小山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始建于明末清初,该村群山环绕,状似莲花,一条小溪横穿村中,形似花茎;民居建筑群总体布局比较集中,地形高低错落;建筑风格独特,被誉为“世外桃源”。1947年到1948年,中央机要处和中央军委三局驻扎于该村。现该村中央后委、军委三局机要处旧址为核心的红色文化陈列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谢永增孙家沟艺术馆、农耕文化展览馆等景点吸引着游客驻足这里。
柳林
★香严寺。又称香严院,俗称阁则寺。位于柳林县城东北隅的小山岗上,占地面积6160平方米,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香严寺内集金、元、明三朝建筑为一体,建筑特征有着明显的对比性。寺内建筑的琉璃饰件,造型色釉均佳,其中四座大殿的黑釉琉璃制品,色泽、烧造尤精,均为稀有作品。寺内现存元碑2通,明碑3通,清碑6通,民国碑1通,经幢1座,均有重要的历史价值。2001年6月25日,香严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河三峡母亲峰景区。位于山西省柳林县三交镇,是柳林县和石楼县交界处。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红枣第一镇”黄河对岸又是陕西省绥德县与清涧县之接壤,景区所在地自古就有“鼓击震两省、鸡鸣惊四县”之美誉。
★南山寺。又名灵泉寺,位于柳林县孟门镇黄河岸畔,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仿盛唐风格、居山面海的大型寺院。现有仿唐建筑仁王殿、天王殿、钟楼、转轮藏、东西爬山廊、东西配殿、金堂等建筑群,总建筑面积5500㎡。南山寺,整个建筑气势恢宏,自古名寺出高僧。南山寺所在的孟门镇,战国时期为赵国蔺邑。汉元朔三年(前126),汉武帝封其代共王子刘熹为蔺侯;元朔四年(前125),置西河郡。北周大象元年(579)置定胡郡,兼领定胡县。
石楼
★天下黄河第一湾。位于山西省石楼县辛关镇马家畔和陕西清涧县玉家河镇舍峪里村之间的黄河段,最佳观景点为山西省石楼县辛关镇马家畔。
★红军东征纪念馆。位于石楼县东征大街,总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使用面积1100平方米,是山西省文物局直属全额事业单位,是一所革命纪念专题博物馆。1991年经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宣部批准兴建,1993年奠基,1996年5月5日落成开放。截至2021年末,红军东征纪念馆共有革命文物、图片、资料1231件,革命实物展品328件。2009年5月,被中宣部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称号;同年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2017年,被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定为国家级国防教育基地。
★兴东垣东岳庙。位于石楼县城东北20公里的兴东垣村,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年代不详,金代已有,元至元四年(1388年)、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及清代均进行过修葺。现存建筑大殿为金代原构,余皆明清所建。庙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呈两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为影壁、山门、戏台和大殿。前院东西廊房各三间,后院东西窑洞各五间,大殿两侧东西垛殿各三间。大殿为庙内主体建筑,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殿前有月台,前廊进深两椽,占总进深的三分之一,形制特殊。柱头卷刹明显,收分显著,具有早期建筑特征。柱础覆盆式雕牡丹图案,四周檐柱之上设柱头斗栱,无补间,柱头枋叠架三层,为一斗三升式。殿顶黄、绿、蓝三色琉璃覆盖,为明清遗物。殿内东西两壁有明末壁画36平方米。大殿脊槫下有大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重修题记。
★后土圣母庙。位于石楼县义牒镇张家河村西南2.5千米的殿山村北100米。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正殿前石雕灯台记载元至正七年(1348年)重修,之后历代均有维修。一进院落,中轴线布局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乐楼、正殿,东西两侧配殿各三孔,社窑各三孔。正殿为无梁殿砖石结构建筑,前有木结构插廊,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殿内现存明代泥塑5尊。屋顶形制为单檐硬山顶。乐楼为石砌台明,高1.5米,台明上用8根高10米直径为0.85米的柏木圆柱,斗栱形制为假昂偷心造,单檐歇山顶。山门为砖石结构,前有木构插廊,面阔一间,进深一间,单檐硬山顶。
后土圣母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及艺术价值。2013年5月,石楼后土圣母庙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仁泉寺。位于石楼县义碟镇下河村,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康熙八年重修。寺院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342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山门、正殿、献亭、乐楼。属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第四批)。
文水
★ 苍儿会生态旅游区。苍儿会生态旅游经济区位于文水县西部,区域绿色植被覆盖率为92%,森林覆盖率达83%,其中植物种类有23个科3000多种,列入国家二类保护树种有3种,有天然林45万亩,滩坡地3.5万亩,野生药材100余种。区域内人文景观、文化遗迹20多处;天然峭壁、溶洞等自然景观遍布。这里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海拔1200米一2100米,夏天最高温度20℃左右,适宜休闲旅游、度假康养。现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全国特色农业、服务业综合改革示范区;山西省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省级休闲旅游度假区。
★刘胡兰纪念馆。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位于文水县刘胡兰镇刘胡兰村(原名云周西村)村南。建于1956年,后于1957、1976年两次扩建。馆舍坐北向南。馆前广场的汉白玉石纪念碑上刻着毛泽东同志的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烈士墓前耸立着汉白玉烈士石雕像。馆内还有烈士生平事迹陈列室、烈士被捕处、斥敌处、就义处等,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现实教材。2017年1月,刘胡兰纪念馆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2020年8月,刘胡兰纪念馆被全国妇联命名为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则天圣母庙。位于文水县城北5千米南徐村北侧,西傍吕梁山,东靠文峪河,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则天庙寺规模较小,布局严谨,主要建筑有山门、乐楼、正殿、配殿、回音亭等,是一处以祭祀水母为名,实则用来祀奉女皇武则天的纪念性祠宇。1996年11月20日,则天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峪河水库休闲文化旅游区。位于文水县北峪口村西北,地处文峪河上游山区与中下游平川衔接处,为文峪河出谷口区,属全省六大水库之一,是山西省目前唯一未被污染的河流。水库成S型镶嵌在山谷之间,水质清澈见底,周边山势连绵,群峰拥翠,自然环境良好。两岸山地海拔高程在850—1300m之间,丘陵、台塬景观风貌明显,两侧山峰相望,群峰拥翠,延绵不绝。谷口处,两峰相对。“深秋朔气薄林央,阵阵秋风起古傍”,成为文水十景之一“谷口秋风”。
孝义
★胜溪湖森林公园。孝义市胜溪湖森林公园是一个以植物景观堤企为主的生态休闲公园,它西起张家庄水库大坝,东至迎宾路桥东200米,南邻樊家庄,北壤张家庄,东西长1600米,南北宽700—900米,占地1500亩。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金龙山景区。位于孝义市高阳镇下吐京村西,临水村南岸,北临下堡河,南靠省道孝石线,距孝义市区7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与孝义市湿地公园、晋商古驿道、临黄塔、胜溪湖森林公园等景点形成一条特色文化旅游路线。景区内自然风光秀美,文化底蕴丰厚,是中国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与当地孝亲文化的结合地。
★三皇庙。亦称圣祖庙,位于孝义市城西贾家庄村中。2004年6月10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建筑最早为元代遗构。元、明、清和民国年间曾不同程度进行扩建和修葺。三皇庙院内多数建筑保存完整,该庙真实反映了先祖崇拜庙宇建筑平面、布局,尤其是三皇庙正殿现存整体梁架及建筑部件保留元代原物,结构简洁稳固,再现了元代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建筑理念,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并有一定品味的文化价值。三皇殿内所祀“三皇”,即:太昊伏羲一天皇、炎帝神农氏一地皇,黄帝轩辕氏一人皇。
★孝河湿地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总面积599.0公顷,其中湿地面积316公顷,占总面积的52.8%。划分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科普宣教区、管理服务区、合理利用区五个功能区。孝河湿地属黄土高原典型的次生湿地,是国内少有的集区域水利、城市湿地、生态文化、民俗景点于一体的主题湿地公园。2023年11月3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第一批)》,"山西孝义孝河湿地候鸟重要栖息地"入选。
兴县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位于兴县蔡家崖乡蔡家崖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北倚元宝山,南襟蔚汾河,东离县城7.5公里,西临黄河15公里,距省城太原277公里。兴离(兴县至离石)公路、兴黑(兴县城至黑峪口)公路从门前横穿而过。该馆建于1962年,属于红色旅游景点。2017年1月,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省、地、县命名的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基地,是山西省"十佳文明景区"之一。1991年以来,这里先后被命名为“山西省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吕梁市中小学德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省地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2021年12月,被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 “四八”烈士纪念馆。位于兴县庄上村,是为纪念1946年4月8日出席国共谈判的中共代表王若飞、秦邦宪等烈士以身殉国的历史事件而建立的纪念馆,始建于1960年,建筑面积378.7平方米,占地面积1730平方米,整个建筑坐北向南,有大厅五个,陈列有烈士遗物、遇难飞机残片等文物。2017年1月,“四八”烈士纪念馆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中阳
★柏洼山。位于中阳县城东五公里处,峰峦秀丽、叠嶂巍然,山中常年满目苍翠,山头四季白云缭绕,稀有树种“白皮松”和中国特产珍禽“褐马鸡”也是柏窳山独具的自然景观。山腰有金代创建的道教庙宇——龙泉观。庙堂依山而筑,布局严谨,结构精巧。庙中有清冽甘醇的“龙泉水”。相传农历三月十七为圣母生日,这里届时举办庙会,游人香客云集山巅,汲取龙泉圣水,观赏柏窳胜景。另有傅山隐居此地的“方石山房”,其间留有题词真迹。
★车鸣峪兵工厂旧址。位于中阳县城南15公里处车鸣峪村东的水峪沟,对外厂名叫山西新建机器厂。在三线建设时期,一群有为青年走进这大山之中,默默无闻,艰苦奋斗,为了三线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奉献。车鸣峪兵工厂的主要生产厂房在地下,掩映在山体中还有许多个山洞,为当时主要的枪弹生产车间。虽然曾经的辉煌已成为历史,大山深处只剩青山依旧,破旧厂房存却见证了一段自力更生、艰苦卓绝、激情燃烧的非凡岁月。
★上顶山风光。位于中阳县正南方向,距县城25公里,海拔2100.7米,为当地最高峰。天然高山草甸,绵延40余里,气势恢宏。是一个庞大的草甸、奇石、森林宝库。上顶山形如凤凰,势欲冲天。群山环抱,森林茂密。中心为凤凰头,呈圆锥状,直径约2公里,突兀于万山之巅,昂首向天。据《汾州府志》记载,上顶山亦称“可寒堆”。“山有可汗庙”,说明有突厥、蒙古等民族在此活动过。
你还知道吕梁哪些值得一去的景点?
欢迎下方留言。
—《END》—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