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荐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内旅游目的推荐 > 正文

国内旅游目的推荐

方掌三:游览下桥竹海风情景区【游记】

admin2024年03月12日 22:01:23国内旅游目的推荐94

作者简介:

方掌三,环江县人,喜欢阅读,喜欢与善良的文友交往,偶尔也涂鸦。

星辰大海,心至花开

环江文艺圈,新版上线!

游览下桥竹海风情景区

方掌三

202439日,我们22位同事从金城江出发,愉快地游览了下桥竹海风情区。

下桥竹海风情景区位于拔贡镇,距离金城江60公里,东南紧靠六甲,西南与河池镇邻近,东北与环江县接界,西北与侧岭镇接壤。优美秀丽的龙江河自北向南穿境而过,形成了以龙江河沿线风光为核心的自然风光资源和人文资源“富矿区”,有“拔贡山水 秀甲金城”之说,是金城江区重点规划打造的旅游核心区域。环江下南--南丹车河S303二级路已建成通车,在建的大山塘—拔贡(含六甲一拔贡)旅游二级路正在抓紧建设。这两条公路的建成将形成通达顺畅的交通网络体系,为打造市区“半小时”休闲旅游圈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该风情区已建设有了外立面改造8189,步道700m,河堤护栏485m,场地硬化4550等基础设施;有些基础设施还在抓紧建设中。

该景区屯门由正门和两个侧门组成。四根柱子都是长方体,每根柱子底部都贴着黑色的方砖,其余的都贴着猪肝色的方砖。门额也贴着猪肝色的方砖。门顶飞檐翘角,盖着金黄色的琉璃瓦。正门约摸有8米宽,5米高;左右两个侧门约摸各宽2米,各高3米。整体看上去,屯门雄伟壮丽,浑然一体。门顶用钢架竖起“下桥竹海风情景区”8个大金字,让人一看就知道景区的名字。正门的横额题“康寿宜居福腊”,上联题“福鸿寿长逢盛世”,下联题“腊尽春归颂党恩”,都是金字。从这副对联就可以看出屯门是建在福腊屯,大家都生活在福寿康宁中,大家都感谢共产党。

这里的确是宜居之地。有通屯的硬化道路,有太阳能路灯,有高大的华楼,几乎每家都有小车,每家的房前屋后都种有花草树木,有碧绿的河水,河边有成片的竹海,四周有连绵起伏的青山。人们的环保意识强,没有随手乱扔的垃圾。空气清新,呼吸顺畅。这是振兴乡村的好政策带来的丰硕成果。
码头门和屯门的结构一样,高大一样,只是瓷砖颜色不一样,是五彩的。门额是由菱形和条状的钢板组成。门顶是两条铜龙共抢一个红珠。码头门前是碧绿清澈的河水。我们的烧烤摊就设在码头门后。

今天的烧烤材料很丰富,有羊肉,有五花猪肉,有牛肉,有鸡翅,有豆腐皮,有香肠,有韭菜,有青菜,有玉米,有米粉等。今天的水果有柑子,有青枣。今天的饮料有矿泉水,有王老吉,有米酒。大家一边谈笑,一边享用,其乐融融。
餐后,女同胞跳舞,男同胞唱歌。歌声震天,舞姿曼妙,感动了过往的游客。

现在应到坐船游览龙江河的时候了。我们分成两队游览,每队一个钟头,我属第二队。
我趁着空闲时间到处走走。我发现景区的田地都由老板承包种植药材、甘蔗、油茶等。当地居民说,老板每年给农户每亩租金300元;如果老板聘请我们参加劳动,我们每天每人还得劳务费100元。我听后高兴地说:“农业转产升级好,土地转让好。这就是为文旅发展打好基础。”

轮到我们队坐船了。我们先穿好救生衣,然后就陆续地上船。船里很宽敞,有两排椅子供游客乘坐。我们坐好后,船工先用竹篙撑船进入水面,然后就发动机器,调好船头,开始行船。船航行时,只见船头朝着上游逆水前行,船体感觉平稳。这时我们发现,河水的质量很好,没有异味;河面碧蓝,没有浮的异物;河面平静,感觉不到水在流动;游鱼调皮,时不时跃出水面;水鸟轻快,眨眼夫就掠过水面到对岸去了;河中还有小岛,岛上长满绿植;两岸的青山就像两扇大门一样向我们不断地打开,不断地慢慢地往后倒退。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大家在船上谈古论今,谈天论地,好不惬意。船到达规定的地方后,船工就调转方向,开船返回。一路上,凉风习习。不久,我们就上岸了。

在岸上,我问船工:“你们月工资多少?”
“旅游局每天给100元。”船工答,“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我们这些老的在家门口得这么多钱也够用了。”
一个当地的大爷自豪地说:“这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道理。”
我们再吃点东西后就兵分两路(有的走六甲路返回金城江,有的走下南路返回环江),坐车回家了。

在车上,有一位同事提问:“你们有谁知道为什么这个镇叫拔贡镇?”
我们的智多星答:“拔贡意思是科举制度中选拔贡入国子监的生员的一种。清制,初定六年一次,乾隆七年改为每十二年(即逢酉岁)一次,由各省学政选拔文品兼优的生员,贡入京师,称为拔贡生,简称拔贡。同时,经朝考合格,入选者一等任七品京官,二等任知县,三等任教职;更下者罢归,谓之废贡。”
“照你这样说,拔贡镇古时就是盛产德才兼备人才的地方啰!”老刁说。
“但愿是吧。” 智多星温和地说。
车内一片欢笑。

投稿须知

1.文体不限,讲述环江人环江故事,展现环江风光及民族文化的文学艺术作品(含散文、诗歌、小说、书法、摄影、音乐、山歌、在校生习作等)优先发表。字数最好控制在5000以内,摄影组图一般不少于10张。

2.来稿请附作者简介、联系方式和个人照片一到两张,如有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插图可一并打包发送。发送时,请将图文分开,无需将图片插入文档中。

3.作品为原创并首发的,本公众号将开通打赏功能,前七天赞赏的70%作为稿酬发给作者,30%作为平台运营经费,10元起发放。同时,对原创首发作品,本平台将择优向各级报刊媒体推荐;如被采用,由刊用的报刊媒体按相关规定支付稿酬。

投稿邮箱:504668698@qq.com

联系方式:微信号504668698

编辑:老温  
环江文艺圈,感谢您的关注

往期佳作回顾

韦启波:那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散文】

杨继武:感受喀斯特之美——一个外乡人眼中的环江【散文】

莫江脉: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散文】

光哥:不是戒不了酒【杂文】

韦启波:重生【乡土故事】

韦启波:环高那一棵银杏树【散文】

韦静宁:走访记【散文】

黄英素:乡村况味【散文】

莫江脉:除夕,我生塘火暖老屋【2024 春节特辑】

韦静宁:粽子情深【2024 春节特辑】

陆懿国:逐渐淡去的年味【2024 春节特辑】

卢伟益:燃放年炮【散文】

韦振温:隘洞行记【散文】

崖崇票:侃侃过年【2024 春节特辑】

王友猛:父亲的老屋【散文】

韦华锋:龙入溯源【地方人物】

王友猛:笛胡情缘【散文】

校园作家 韦欢桃:走出去【散文】

校园作家 韦媛芳:反复告别的念想【散文】

蒙智文:江湖浩荡一轻鸥【散文】

莫江脉:在环江遇见下寨【散文】

王友猛:假期临工轶事【散文】

韦丽芬:德高千口誉 字雅万人夸——忆韦殿林公【散文】

王国项:暮色中的小镇【散文】

谭权幸:父爱如山【散文】

振兴乡村文化,推进强基工程——环江文联邀请著名作家朱山坡到环江开文学讲座

校园作家 黄玉琴:黑鸦【童话】

韦华锋:河钢,再次火起【采风报道】

刘维波:家山渐远【散文】

卢俞州:环江词条【散文】

覃振芳:刘文彩庄园游记【散文】

王友猛:我的菜园,我的梦【散文】

吉志扬:恋爱记【散文】

韦华锋:仰望达观【地方人物】

韦振温:“多”“酸”之事【散文】

王友猛:你好,膝盖【散文】

谭晓维:桐花【散文】

莫江脉:烟火至味【散文】

蒙智文:心安之处即是家【散文】

陆懿国:淌在南瓜粥里的爱【散文】

黄英素:走近柳浪咧小镇【散文】

韦华锋:我在窗口写青春——中国广西环江籍杭州亚运会“小青荷”韦树婷二三事【人物通讯】

莫江脉:白云生处有苗家【散文】

韦静宁:婚礼司仪记【散文】

韦政严:江滨市场,锁住环江儿女舌尖上的乡愁【散文】

覃振芳:坐上高铁回家

兰归业:消失的机场【散文】

蒙宏谯:吹响黎明前的号角——寻访环江民主人士蒙永祥革命事迹【环江文史】

时值金秋,毛南族作家群研讨会在环江举行

韦政严:给妈妈煮盆暖脚水【散文】

覃义坚:贵州村超之行【说事论“社”】

韦静宁:水源之缘【散文】

韦弄草:期盼花开,守望成长——毕业季的感慨与思考【散文】

莫江脉:初夏喂田记【散文】

陆懿国:消失的“老唐”【散文】

谭政:雨夜【散文】

韦振温:江色峡谷——淹没在水里的故事【散文】

校园作家 韦媛芳:游江色峡谷【散文】

未来作家 黄衍柠:回乡【散文】

韦静宁:广南水库广南人【散文】

韦政严:那如狗飞逝的日子【散文】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