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云南省农文旅融合发展参考案例(四十九)——大理州大理市双廊镇双廊村
双廊村位于苍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的黄金地区,大理市东北端的双廊镇境内,是双廊镇政府所在地。双廊村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双廊村土地面积2.2平方公里,下辖玉几岛、康海、双廊三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全村共1485户4441人,95%以上村民为白族。目前,双廊村共有餐饮客栈498家,其中餐饮226家,客栈272家,从业人员4000余人。
双廊村以建设美丽乡村、保护洱海、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保护开发千年古渔村的根基,探索特色文旅、美丽乡村建设、壮大集体经济的结合点,实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提升乡村振兴的科学发展水平。全村呈现出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2019年评为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云南省美丽村庄,2020 年评为云南省旅游名村,2021年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22年评为云南省第三批森林乡村。
(一)树品牌、彰显特色吸引游客。一是依托苍山洱海宝贵的风景资源, 坚持品质化、高端化发展旅游产业。依托双廊文化、民族、民宿、地方特色、旅游吸引力等众多资源优势,坚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与洱海保护并重、文化和创意共融,吸引创新创业人才入驻,打造“千年古渔村”和“艺术家村庄”。开发接地气、形态美、有故事、高性价比,既国粹又国际的旅游文创产品, 着力打造“苍洱艺术家园,梦幻文化双廊”。二是以村党总支为主体,制作当地特色民俗文化以及产业文化宣传片。动态展示双廊的景、双廊村的美以及优秀民俗文化,打造靓丽的旅游品牌。三是结合本地资源,以当地民俗文化为魂、山水风光为韵、传统民居为形和生态农业为基,打造文化旅游村。
(一)必须坚持生态优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良好的生态也是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双廊村坚持将生态保护、洱海保护放在首位,培育特色旅游产品,实现了生态优美、风景唯美、群众富美。实践证明,只有正确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才能步入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康庄大道。
(二)必须发挥特色优势,将优质资源升级为消费产品。地区经济的本质是特色经济,要立足资源禀赋,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双廊村依托优美的海景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不断将文旅资源的优势转化为乡村旅游发展的胜势。实践证明,发展特色产业要综合分析本地区、本行业、本村组的特点优势,按照守正创新的思路,坚持政府与市场“两手齐抓”,方能实现兴业与富民“同频共振”。
(三)必须严格管理市场,用舒心服务树立起良好口碑。没有游客满意度支持的旅游业绩不会被承认,对乱象的宽容换取混乱的繁荣不可持续。大理州、大理市、双廊镇、双廊村四级联动,坚持旅游高质量发展和铁腕整治市场“两手抓、两手硬”,实现旅游经济指标的持续增长和旅游金字招牌的越擦越亮。实践证明,必须坚定不移推动旅游市场秩序整治,才能维护良好旅游口碑,形成“近悦远来”的客流增势。
来 源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微信公众号
编 辑 | 杜开蕾
审 核 | 张燕春
投稿邮箱 | dlzhxc@163.com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