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传统景区的场景营造案例

01
理想邦旅游度假小镇
大理理想邦旅游小镇,被网友称为“中国的圣托里尼”,也是摄影师们的天堂。理想邦位于海东新区,生活配套齐全,由精品酒店集群、文化商业及度假公寓组成。
理想邦依山靠海,而且与大理古城隔“海”相望,坐拥与希腊爱琴海湾一样的地理地貌,从上而下用石板铺就而成道路,错综复杂,有点像迷宫的感觉。曲线感十足的建筑,植被茂盛,花草丛生,视野却依旧开阔,满满的度假感,一会儿假装自己在圣托里尼,一会儿假装在西班牙。
02
素方舟·未来空间
素方舟·未来空间成立于2012年,空间内有九棵百余年的榕树,因而又取名为鸣响玖榕。2021年荣获联合国颁发的全球最佳50强“提供优质食物的中小企业”。这是一个探索自然·健康·生活方式的多元化综合型社区。分别设有:有机素食餐厅,有机生活超市,清简家园, 公益图书馆,各种宝藏商铺小吃店,活动展厅等。
素方舟的第二个主体是素方舟有机农场,500多亩的土地上种植的特色农产品如有机沃柑,咖啡,辣木,野生滇橄榄,芭蕉和百香果等,都采用“自然农法”,本着“绿色环保零污染”原则,坚持零农药零化肥式生产。
同时,素方舟有自营加工厂,保障有机咖啡和代餐粉等加工产品的品质,从食物的源头把关,实现了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的一体化链路,保障了素方舟自营产品的最终品质。
素方舟有机农场连续五年获得中国有机认证。
03
喜洲·稻田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绿油油的稻田,是目前夏日喜洲古镇的限定治愈系美景。
穿行在纵横交错的街巷间,周围是一座座青瓦白墙的白族民居院落,古香古色,古韵流芳。
以“喜林苑”片区为代表的田园风情网红打卡点,游客熙熙攘攘,共赴夏日盛情。
以“稼穑集”为代表的白族农耕文化展示馆,成为人们追忆乡愁的胜地。
04
盖娅的庄园
盖娅的庄园位于大理古城北门、三塔寺附近,往东可以眺望洱海,往西可仰望苍山。占地近百亩,拥有自然农法农场、池塘、森林、草地游乐场,几百种植物自由生长,野草和大马士革玫瑰共生,多肉、香草、果树、花树随时序轮替,这是一座人与动物、植物和谐共生的原生态野奢庄园。
盖娅的庄园致力于践行并推广绿色生态、自然农耕、纯植物饮食的生活方式,秉持“自然农法种植”的初心,在用心做好农产品的同时,也十分注重传播健康教育的理念。
庄园开设了有机蔬食体验馆、建有金字塔星空木屋;定期举办课程和讲座......让接触到庄园的人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环保、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
05
吾乡间·林舞鸟鸣
历时12个月的艰苦卓绝,在距离大理古城5公里的上鸡邑村,设计师打造了一片热带雨林。它是精品酒店,它是咖啡厅,它是吾乡间新作,也是无限的可能。它的名字叫做吾乡间·林舞鸟鸣Cafe&Resort。
六亩的超大草坪、偌大的热带雨林花园、教堂式的挑高咖啡厅、浪漫温柔系的客房……每一项都足够令人心动。
06
匠志集·甲马版画艺术馆
A馆-甲马版画艺术馆:一楼设有甲马体验和文创产品及咖啡馆,二楼是甲马文化介绍,有超全的甲马样式和几个很生动的装置,TA的前世今生可以通过百平方的展馆了解清晰;
07
洲咖啡·稻田极致景观咖啡
08
大理路极运动公园
这里拥有全国首条高标准路极赛道!
路极(luge)源于冬奥会雪橇运动,是一项以无动力车为载体,沿着特殊设计的封闭有落差的赛道,依靠重力和坡度滑行速降的户外山地娱乐休闲项目。目前流行于新西兰、加拿大、韩国等地,成为当地必打卡景点之一。
路极操作简单,适应人群广泛,乘坐者可通过自主控制刹车和转向系统控制速度,满足对刺激和安全的双重要求。
公园里,天空缆车360度的视角俯瞰洱海,欣赏绝美日落。这是意外的惊喜,夕阳的余晖宛若仙境,峭壁上礼堂边的拥抱缠绵醉人。
09
墅家·玉庐雪嵩院
墅家·玉庐雪嵩院坐落在丽江雪山脚下—个叫“巫鲁肯" 的村落里。 这里海拔2760米。 它挨近雪山也挨近天空。
这里是—个质朴的乡村, 它拥有最澄澈的天空和最浪漫的星辰。雪嵩院共13栋石头建筑, 包括1栋民俗博物馆, 1栋吧台茶室餐厅区, 其他1 1栋为住宿区。 在保留纳西传统民居质朴之美的同时, 用现代的设计手法满足现代人对居住的舒适要求。 整个院落以地形为基础, 以地貌为辅佐, 践行天人合—理念。
传统与现代结合, 创造出—种新的建筑形式!
10
玉湖村-玉龙雪山第一村
好好生活(丽江)合资公司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 根据玉湖村现状,进行科学合理规划,以建设国际化的小众休闲度假目的地为发展定位,制定以“特色马经济+创新旅拍+四大导流项目+十大非遗院落+X个旅游配套”为主要内容的玉湖村乡村振兴项目产业规划,全力打造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国家5A级景区村庄、丽江文化创新示范村。
同时将整合资源,开启系列“丽江再出发” 项目,项目将以生态优先、环保为主作为主 要原则,以农业六级产业化发展和农文旅 融合为发展规划,融汇纳西文化,将玉湖村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成为云南省乡村振兴示 范区。启用党组织领导与村集体合作社和 企业的共同合作模式,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村民变股民的共赢局面。
马牧青简介
文化学人,旅游资深专家;
北京青蓝文旅规划设计院院长;
中国城市科学规划设计研究院旅游总规划师;
中国旅游景区协会智库专家;
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特聘专家;
乡村旅居倡导者与践行者,市场定位“倒行逆施”法和旅游规划“四点论”倡导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