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里的游仙⑩】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仙文旅“教科书”申请出战!
最近
#不小心拍到课本封面#
话题刷屏网络
晒家乡、晒美景怎少得了游仙
属于游仙的专属”课本封面“今日上线
这适配度直接拉满
越王楼:一部中国文学史,半部在斯。始建于唐高宗显庆年间的越王楼,距今已1350余年,是与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齐名的唐代文化名楼之一。自建成以后,天下文人雅士纷至沓来,留下千古传颂的诗篇多达154首,居国内名楼之首,学者称越王楼为”天下诗文第一楼“。
李杜祠:这是全国唯一一座合祀纪念李白杜甫的祠堂。唐初,州人在此建治平书院,成为接待文人学士吟诗作文的雅聚之地。诗圣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曾三次在此寓居。写下了《东津观打渔歌》《海棕行》等吟咏绵州的诗作18首。宋至清代,陆游、唐庚、李调元等名士先后前来寻觅杜甫遗踪,留下不少诗篇。清郡人吴敏斋嘱其子在光绪二十六年在此建李杜祠,纪念诗坛仙圣,彰喻文风。
富乐山:原名东山、旗山,因刘备与刘璋在此山欢宴之中喟叹”富哉,今日之乐乎“而得名富乐山。二刘“涪城会”之后不久,刘备占涪城、夺益州,建立蜀汉政权,富乐山见证了其由盛至衰的沧桑巨变。如今,富乐山已成为融三国文化与山水园林为一体的历史宝库。
红色飞龙山:古为夹龙山,游仙境内第一高山,1935年,红四方面军第四军34团来到这里,与当地村民一起打土豪、破封建、分田地,建立飞龙山村苏维埃政权,红色革命的浪潮迅速漫延周边。红军离开后,杨永蛟等38名游击队员在与还乡团的斗争中壮烈牺牲。如今飞龙山已成为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面再现了当年飞龙山红色革命的战斗场景。
汉平阳府君阙:绵阳文物的“扛把子”,距今已有1800余年,相传为蜀汉重臣李福的墓阙。汉阙是汉代宫殿、祠庙和陵墓前一种表示尊严的装饰性建筑。既是一种古老的建筑艺术,又是特殊的石刻珍品,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有石质“汉书”之称。全国仅存汉阙43处,而汉平阳府君阙是极为珍贵的存在,1961年就被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现存汉代石阙中保存最完整、最好的仿木质结构石墓阙。
东汉摇钱树:绵阳博物馆有全国最大的摇钱树展厅,这株东汉摇钱树通高201厘米,整体由红陶树座、青铜树干、枝叶等共29个部件衔接挂扣而成,装饰了凤鸟、西王母、玉璧、力士、龙首、朱雀、鹿、仙人瑞兽等图案。是目前国内现存体型最高大,保存最完整的一株摇钱树,也是国家文物局公布的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之一,堪称国宝。
马鞍寺壁画:始建于明正德年间,重建于清康熙、乾隆年间,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鞍寺内遗存大量的清代民间壁画,这些壁画仿唐吴道画技,笔法流畅生动,有“吴带当风”之神韵。是研究佛教艺术、戏曲发展史和传统绘画艺术的重要历史史料。
“记得江东诗句好,淡烟乔木是绵州。”江东游仙,三山合抱,三水环绕,一座名副其实的山水之城。独特的人文、秀丽的山水精巧融合,渲染成一幅触手可及的百里生态画卷。
涪水浩荡,从冰清玉洁的雪宝鼎奔流而来,在这里与安昌河、芙蓉溪相遇相融,在烟波浩渺的三江湖稍作停留又奔向远方。
幽远的芙蓉溪,从汉唐一路走来,这里是仙居的乐土。李意期在此得道飞仙,针灸始祖涪翁在此悬壶济世、独钓溪上,流离路上的杜甫也留下“鲂鱼肥美知第一”的咏赞。
魏城河曲曲清流绕芳甸,它轻柔地拂过两岸的古韵与芳华,唱响曲转悠扬的田园牧歌。
金牛古道的金戈铁马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如今天堑变通途,蜀道不再难。
游仙是中国科技城(绵阳)核心区、国防科技工业强区,是国内核技术、激光技术应用、航空与燃机产业发展高地。在这里,你可以触碰到“两弹一星”、风洞、激光等最前沿科技,感受科创之城的无穷魅力。
游仙自古便是富庶之地,三国时期曾是蜀军北伐的重要兵马粮草基地。如今的游仙,是联合国工发组织授予的西部唯一绿色产业示范区,既是良田万顷的天府粮仓,也是风景如画的锦绣文章。

绵阳兰花园

麒麟桃花湾

太乙仙山

仙鹤金龙湖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如此有“书卷气”的游仙
值得你打开封面细细阅读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