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荐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旅游攻略

“港澳杯”​第八届《中国最美游记》入围作品:罐罐牛井II樊晓敏

admin2024年03月08日 10:25:44旅游攻略131
点击上图查阅征稿详情。
投稿邮箱:gjscxhzg@sina.com
往届《中国最美游记》回顾

罐罐牛井

樊晓敏

这么多年过去,我还是怀念那个老井。
在我的老家,有一口奇特的老井,形如喇叭,状如蜗牛,井口有30米大,呈圆形,由一处豁口盘旋而下,站在井边看见由大而下,约半里长,人沿着砂石垒成的道路,盘旋着走,这路略微带些坡度,走到尽头,是一眼永不干涸的山泉,深约两三米,谁也不知道它是哪一年打的,是谁打的,反正它和村子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从一些老人口里知道,他在小时候就见到的,没有人能说清它的年代。这山泉冬天不结冰,夏天不浑浊,秋天不见土,春天不减劲,老百姓戏称罐罐牛井。这井供养着全村几十户,百十口人畜饮水,甘甜凛冽,是大自然对人的绝佳馈赠。这水熬的米汤,香甜可口,做的饭菜更是享受。更不用说用此水熬的罐罐茶了,那可是酽酽的,透心地舒畅。熬一罐罐茶,再烤的吃口干粮,一天下地都不知道累。冬天暖胃,夏天驱暑,真正的享受是用这水,做一顿可口的饭菜,色香味俱全。
准确些说我发现这罐罐牛井,是小时候的事情,去亲戚家玩,跟着大人去担水,发现这井与众不同。众人排队进入,又排队返回,不见拥挤,不见干涸,这水井每天都是满足人们的需求,从来是默默地付出,就像一个老黄牛,从不抱怨别人,它知道是付出,从不索取。它像一个村庄的眼睛,洞穿现在和未来,它是只知道付出,而不知道回报的村魂,为村子撑起一方净土,一方世界。可是,从上世纪80年代,突然有一天因为水位下降,这个井没有了水,成了一个废井,井的外形也逐渐萎缩,变得不堪一看,像个丑陋的所在了。它的周围也没有高大的柳树,作为人们休息的地方了,更不见孩子们的笑声,大人们你来我往担水的身影,也没有来此歇脚、向人讨水喝的路人了。他们往往夸赞这水的甘甜,更写满脸颊的羡慕与惊喜,他们看着俊朗的村民,来来往往,出出进进,所带来的自豪与满足,真让人惊羡呢。因为这水的缘故,男人普遍英俊,女人普遍漂亮,皮肤白皙,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所以,在计划经济的时代,因为这里风调雨顺,家家粮食满囤,牛羊成群,是人人羡慕的好生产队。
我不是怀念过去那些贫穷的日子,我怀念那些消失的甘泉,它们因为人类的贪婪而突然消失。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健康,还有村魂。那些善良朴实、待人真诚的人们,那些曾经续写人类文明的先祖,是你们临水而居,守护着这一方水土,一方生灵,让这里生机勃勃,人丁兴旺,延续着农耕文化的精髓,使耕读传家的美德一代一代得到传承,得到发扬光大。这是多么伟大的创造啊!是先人因势利导,就地取材的智慧结晶。罐罐牛井,一个地方过去的历史印记,一个村庄美好的回忆。
地质学家说,这是先人们聪明才智的体现。他们惜土为金,因势利导,就地取材,根据地形,先挖出了水井,通过往外运土,旋转着运输,恰好成了罐罐牛井。这井节约土地,而且设计非常合理,人们沿着三十度的斜坡盘旋,不见得累,坡道上还砌了石子,有防滑的作用,人们担水不用互相躲避,敞口形的空间足以解决这个问题。文学家们说,罐罐牛井是村庄的眼睛,恰好设计在村庄周围,不用说,大家都会像呵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它,维护它,因为家家早上或者晚上都会来担水,所以不用怕没人看护它,它是一个村子的生命所系。考古学家还说,这是农耕文化时代,人们珍惜土地,爱好土地的最好注明,它的设计和艺术生命是那么珍贵。虽然,它已经干涸,却是一个远去时代的缩印,值得纪念和保护。
我爱这罐罐牛井,更想喝那沁人肺腑的甘甜,可惜已经不可能了。

作者简介

樊晓敏,笔名笑龙,男,汉族,生于1964年农历3月28日,甘肃省泾川县泾明乡庄头村樊家社人,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学历(西北师大),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楹联学会会员。曾在泾川县荔堡中学任教两年、后调入县法院历任庭长、办公室主任等职、2003年7月调任县旅游局局长,2007年4月起至今现任泾川县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兼任平凉市侨联副主席、平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泾川县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世界汉语诗歌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范仲淹研究会理事、关陇民俗学会理事、<<西王母文艺>>季刊主编。
1984年10月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先后在地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四百余篇(首),获各类文学作品奖三十多个,著有诗集《恋爱季节》、散文集《泾川散笔》、《泾河入海情》、《称谓》。编著《泾川古今散文选》、《泾川法制文论选》、《西王母之旅》,作品入选二十多种选集;其间还发表、获奖法学论文十余篇。传记收入《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世界艺术家名人录》等十余个辞典。2010年被评为平凉市十佳文化艺术工作者,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奖励。2017年获第四届甘肃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奖励(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文联)。散文作品《有关暖气的故事》获第四届甘肃省黄河文学奖。散文《红河采风记》获《人民文学》“观音山杯”美丽中国首届游记散文大奖赛征文优秀奖并发表《人民文学》2013年增刊。2013.9月散文《我的两个母亲》获中国散文学会“第五届漂母杯”全国散文征文优秀奖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刊出后不删稿,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征稿专栏

“港澳杯”《中国最美游记》第八届文学大赛征稿通知

 ——感谢阅读——

(图来源网络,侵权告之删除)

    国际诗歌网:http://www.gjsgxh.com


  学 术 顾 问:周  明    丁一    冰耘    易传宝    韩  英

  会        长:沈裕慎

  常务副会长: 吴  昉
  副  会   长:袁仲权    曹 平     潘颂德
  秘   书   长:戴三星    李   平 

  编委会成员:

  沈裕慎    戴三星    李    平   梁全义    

  张   艺    丁红梅    何兰青    林从龙    

  蒲公英    陈锦绵    曹   平    周嘉琪        

  侰丽恰母(泰国)  马梦瑶(美国)   

  陈湃(法国) 

  国际诗歌网总编:丁红梅


  执行编辑:丁红梅    马梦瑶(美国)

  法律顾问:戴    斌

  联系电话:010—56140133


 欢迎  投稿      

小说、散文、诗歌、书画、摄影等

投稿邮箱:bhsx08@sina.com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