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荐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内旅游目的推荐 > 正文

国内旅游目的推荐

文产要闻丨闽式年味出新出彩 文旅经济活力迸发

admin2024年03月07日 22:54:30国内旅游目的推荐79

龙年春节假期,福建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围绕“欢欢喜喜过大年”春节主题,精心策划了丰富的春节文旅“大餐”,城乡居民出游意愿高涨,全省文旅消费“热辣滚烫”,假日文化和旅游市场人财两旺。据统计,春节假期,全省接待游客3257.4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7.18亿元;全省接待游客人均花费85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1%。

近年来,我省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谋定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11537”思路和布局,扎实做好文化保护、传承、传播、发展“四篇文章”,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开展一系列文化和旅游活动,落地一批文化和旅游项目,吸引国内外游客走进福建“一路山海一路歌”,不断打响“海丝起点 清新福建”品牌。省文旅厅发布的数据显示,经测算,2023年我省实现文旅经济总产值1.38万亿元,同比增长8.8%;实现文旅经济增加值5458亿元,同比增长9.5%。

“好戏”连台,文旅融合更出彩

今年春节期间,福建各地纷纷推出“非遗过大年”“文艺过大年”“博物馆里过大年”等主题的重点文旅活动,观灯会、逛庙会、游古镇、祈福游等民俗活动热闹上演,非遗民俗展演、古厝展览、古风舞乐、寻梦快闪等特色活动精彩纷呈,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浓浓的福派年味。

福建是非遗大省,是全国唯一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三大类别非遗名录(名册)的省份,拥有武夷山、福建土楼、福建泰宁丹霞、鼓浪屿、泉州等5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近年来,福建文旅系统积极推动文旅融合‘物理叠加’量变向‘化学反应’质变的转化,着力把文化‘种’下去、‘植’进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丰富群众性文旅产品供给,让文旅市场活起来、热起来、火起来。”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去年以来,我省不断强化文化遗产挖掘保护,推荐三坊七巷等10个项目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开展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公布和红色标语普查。支持泉州打造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推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率先在全国试点打造福州上下杭、莆田兴化府特色非遗街区,认定非遗工坊218家,推动沙县小吃集团等4家企业入选“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持续扶持51家非遗地方剧种和13家濒危剧种剧团。推动传统戏曲保护发展,6部剧目入选2023—2024年度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入选剧目数居全国首位。

春节假期,福州三坊七巷上演“龙行坊巷·民俗大戏”,醒狮开道、龙腾古厝,展示闽都传统新年民俗,假日前七天人流量超100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0.8%。正月初四,厦门同安吕厝,具有600多年历史的世界级非遗民俗文化活动—— “送王船”之迎王祈福民俗活动震撼上演,吸引约20万人到场观赏。中山路、鼓浪屿、十里长堤等连续8天举办文艺快闪活动,实现“天天有惊喜、处处有年味”。

据了解,为了推动非遗与旅游相结合,近年来,我省组织开展了“清新福建·共享非遗”主题活动,开展了非遗夏令营、非遗微课堂、非遗美食节、非遗音乐节、非遗研学、非遗市集等闽味十足的系列非遗示范性活动,着力营造“月月有活动、季季有高潮”的浓郁氛围,点燃市民和游客深入了解、体验福建非遗的热情,全方位展现福建多彩非遗的时代活力。

业态创新,新体验激发新活力

吃海上早午茶、远眺金门群岛、打卡新春“飘雪”……春节期间,厦门海上休闲旅游项目持续火爆。参与海上看金门、鹭江夜游、筼筜雅游等休闲体验项目的游客络绎不绝,在海上花样过年成为新风尚。据统计,春节假期,厦门海上休闲游项目共接待游客近15万人次,同比增长102.47%。其中,五缘湾帆船游艇港假期接待总人数近5万人次,同比增长533%,较2019年同期增长321%。

要想吸引游客、留住游客,创新业态是关键。“近年来,福建文旅系统加强创新驱动,不断丰富文化和旅游产品新业态,打造了一批消费新场景,着力提供新玩法,为游客解锁新技能,提供新体验。”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去年以来,福建安排了省级专项资金4210万元,支持培育旅游演艺、音乐产业等新业态,推动沉浸式数字文旅项目《天涯明月刀》改版升级,大型旅游演艺《最忆船政》建成试演,蟳埔女服饰等非遗产品火爆“出圈”,《印象大红袍》实景演出入选全国旅游演艺精品项目。创新培育“跟着演出去旅行”新模式,结合开展音乐舞蹈节、街头艺术展演等系列活动,推出演艺旅游线路和产品,推动形成“白天看景、晚上观剧”消费新潮流。

福建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先行者,“数字福建”建设一直走在全国数字化发展前列。近年来,我省文旅系统围绕元宇宙、云交易、沉浸光影等主题,积极培育数字文旅新供给,加快推动福建数字文旅建设。重构上线“畅游八闽”APP,实现平台交易额总量突破2亿元,用户总量超150万人。培育了厦门鹭岛5G+AR夜景秀、平潭蓝眼泪AR观景等一批沉浸式体验式场景。培育4家三钻级、18家四钻级、10家五钻级智慧景区和12家研学旅行示范基地,为游客出游提供了多样选择。

2023年3月31日,随着“北京—泰宁”旅游专列缓缓驶入泰宁站,“清新福建”旅游列车——“百趟专列进泰宁”北京首发团顺利抵达,420余名游客开启畅游泰宁之旅。据了解,“清新福建”旅游列车由省文旅厅携手各地文旅部门推出,旨在串联我省山海交融的优质文旅资源,吸引更多游客来福建游玩。

据统计,2023年,我省积极打造“清新福建”旅游列车,实施入闽旅游专列倍增行动,累计开行60多趟入闽旅游专列,上线世遗游、非遗游、滨海游等3条旅游计次票产品,开启“一票”打卡三城的文旅消费新模式,推出系列文旅推广季活动,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来福建,坐火车,一路山海一路歌”。据了解,下一步,我省将积极串点连线拓面,不断丰富铁路产品供给,做热文旅消费市场。

文旅惠民,市场火热人气旺

武夷山主景区门票免费、全市公交车免费乘坐、免费开放1000余个停车位……春节假期,武夷山市推出系列优惠措施,全市旅游市场“热”力十足,累计接待游客61.14万人次,同比增长23%;旅游总收入5.15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武夷山主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6.49万人次,入园人数、门票销售、竹筏漂流接待量均创历史新高。

今年春节假期拉升了大众出游热情,全省各地推出260多项优惠政策,三明推出龙年新春福利优惠,莆田推出“莆田文旅一卡通·龙年福汇卡”,南平武夷山主景区4月底前对全国游客免门票,龙岩推出一机游龙岩平台惠民卡,宁德对景区、住宿采取免票、折扣等优惠,平潭推出景区联票、套票等特价优惠……这些措施,有效激发消费热情、提振消费信心,在营造欢乐祥和的过节氛围的同时,也积聚了发展动能,助力文旅消费“旺”起来。

推出文旅惠民举措,是吸引游客、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省文旅系统推出一系列文旅惠民活动,为市民和游客送上惠民大礼包,用“真金白银”优惠持续点燃福建文旅消费热情,让游客由“头回客”变为“回头客”,让“海丝起点 清新福建”大放异彩。

去年以来,福建出台了新形势下文旅经济发展5个方面23条、促进文旅消费10条等系列激励措施,发布“1+N”惠民惠企政策包。针对旅游淡季,推出178项金秋文旅利民措施、144项“全闽乐购”惠民措施,着力释放全省文旅市场需求。同时,创新开展“清新福建 点亮黄浦江”“百团万人福贵行”等系列创意营销,举办4000多场次文旅促消费活动,推动文旅指标快速回暖、逐月向好,去年我省接待旅游总人数、实现旅游总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5.9%、61.3%,恢复到2019年水平。

下一步,福建省文旅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举办“文旅联万家 五福通八闽”主题年活动,构建“月月有活动、季季有高潮”营销格局,着力把文化“种”下去、“植”进去,让文旅市场活起来、热起来、火起来,全面打响“海丝起点 清新福建”品牌,加快打造“常来常往、常来常想、常来常新”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来源:《海峡通讯》

编辑:李行云

校对:陈佳颖

三审:郑晓丹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