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假日小队︱跟着课本去旅行——幸福湖小学203班寒假研学记





寒假研学记
跟着课本去旅行






研
学
之
旅

方奕博

行走北京 与历史对话




循着课文《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内容,这个寒假我来到了北京。在北京,我第一站就来到了邓小平爷爷当年植树的天坛公园,找寻邓小平爷爷当年亲手栽种的树。在北京,我感受了皇家园林盛世之美的颐和园,领略了红墙黄瓦、雕梁画栋的故宫,观看了令人震撼的天安门升旗仪式,亲眼目睹了饱含民族屈辱的圆明园,也登上了长城当了一回好汉。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愿吾辈之青春,捍中华之盛世。


冯恩允儿

真理味道 信仰之源——冯雪峰故居




正月初七,晴空万里,我们走进了身边的“红色学堂”——冯雪峰故居,开启了一次“缅怀革命先驱”的研学之旅。冯雪峰从小就放牛、砍柴,干各种粗重的农活,祖父的勤劳、倔强和母亲的善良、慈爱,给了少年雪峰最大的影响。此次红色之旅,我们用实践体验了榜样的力量,对冯雪峰先生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增加了对义乌“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浓浓之情。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将努力传承和发扬冯雪峰精神,从我做起,不怕吃苦,努力学习,长大了做党和国家的优秀接班人。


葛晨轩

走进金华两头乌




寒假里我和爸爸一起参观金华两头乌猪博物馆。它是全球首家介绍金华两头乌猪的科普博物馆,整个展厅采用网红艺术化展陈风格,与有趣新奇的沉浸式交互体验相互融合,从视觉,触觉和听觉全方位探索两头乌猪文化和猪体奥秘,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两头乌猪文化科普互动博物馆。我带着好奇,带着问题,不懂就工作人员,边想边问,边走边记学到了不少知识呢!


洪子瀚

“棉花之父”—冯泽芳院士纪念馆




“棉花之父”冯泽芳院士纪念馆位于义乌市赤岸镇乔亭村。乔亭村乡风淳朴,主要以冯姓村民为主,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和我国第五批传统村落,也是冯泽芳院士的家乡,我姑姑也嫁在这个村。从我姑姑家出发,穿过村中间的古道,就来到了冯泽芳院士纪念馆。进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冯泽芳院士庄严的铜像,两侧“棉花之父”“德业垂芳”八个大字特别醒目。冯泽芳院士自幼家贫,但仍认真钻研学习,在美留学后毅然放弃美国优厚的待遇,投身祖国建设,一生著有《中国的棉花》等论文著作80余篇,对扩大中国棉区、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作出了巨大贡献。在那个中国积贫积弱的年代,冯泽芳院士仍能胸怀家国、坚守本心,为祖国作出巨大贡献,值得我毕生学习。


黄锦澜

游宁德镜台山




镜台山位于宁德城区东郊,海拔不高,仅两百多米,虽依着繁华都市,但远望依旧蔚然生秀,层峦叠嶂。从清晨至日暮,山间鸟鸣禅静,凝翠的林木外,白云舒展,阳光静谧。镜台山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景点当属金光寺,如今已经有1368年历史,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战争洗礼等因素影响,金光寺一度变得破旧不堪,只剩下遗址留存。在时间的变化中,人在变,城市在变,风景也在变,唯一不变的是日、是月。日月镜台,从乾隆二十七年到如今,它在日月更替、寒来暑往中庇护地方,成为山的象征。爸爸说,如果你想要摆脱快节奏生活带来的压力与焦虑,可以多来这边看看,这样心情就会很好的,镜台山让我感受到了无比放松的心情。


贾依然

我的家乡—浦江白马枇杷村




枇杷村坐落于白马旌坞村,旌坞村三面环山,群峰叠翠,一溪二脉七十二峰,十里峡谷碧溪源。进入枇杷林随即来到的是枇杷长廊,长廊一直贯穿了整个枇杷林,长廊的左边是一条大概约3米宽的碧溪,如丝的溪流,潺潺的水声在空气中回荡,在宁静的山谷里显得异常的悦耳动听,让人心旷神怡。在迷雾的笼罩下,整个村子显得更加的冷清。再往前就是一个休息亭,休息亭建立在溪水上,站在亭里往下看可以清楚的看见溪水里的鱼儿,往远处看也可见枇杷林的全貌。现在是冬季,是枇杷树孕育果实的季节,立夏过后,枇杷果香诱人,古村清新醉人,白马枇杷迎来最佳采摘期。


金文希

新华书店“见习少年店长” 研学体验




寒假里我和姐姐一起来到新华书店进行研学体验。书店很大,里面汇集了各种各样的书籍、文具等。工作人员还为我们介绍了如何分辨正盗版图书、图书的分类、摆放位置,以及如何快速找书等知识。学习结束后,我们正式上岗,在老师的安排下分别到不同的区域进行实操。实操过程中,大家一刻也不敢松懈,勤勤恳恳,认真做好各自的工作。活动最后,我们每个小店长分享了今天的收获和热爱的岗位,工作人员还为我们颁发了“见习少年店长”的荣誉证书。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加深了我对图书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热爱图书。


李雨桐

缅怀革命先烈,淮海战役旧址




2024年正月初五,阳光明媚,微风和煦。我和妈妈、妹妹一起走进了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淮海战役总前委指挥部旧址,缅怀革命先烈事迹。在这里,我强烈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为了心中的信仰,勇敢向前,不畏牺牲的精神,他们的眼神都透露着坚定!妈妈和我讲了很多当时条件下的打仗事件,当时也有骑兵连,战士们在马背上浴血奋战杀敌,我和姥爷姥姥也体验了一把在马背上的感觉,很难很害怕!再一次感受到先辈们的不易!我切身体会到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的生命换来的!经过一天的红色之旅,缅怀先辈们的英雄事迹,我对红色精神有了更深的体会,我们要向革命先辈们学习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立志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少先队员!


王彦翰

浙江自然博物馆游记




浙江自然博物院以“自然与人类”为主题,以提高公众自然科学文化素养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为主旨,把“构建人与自然和谐”作为自己的使命,秉持着“文化惠民 共建共享”的服务宗旨,不仅致力于自然遗产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研究,而且致力于自然生态展览的筹办和生态文化的传播,探求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在这里,我看见了各种各样的矿石和晶石、各种奇形怪状的远古海洋生物;我还穿过了恐龙时期的森林,看见了巨大的猛犸象化石和恐龙化石;我也看见了巨大的鲸鱼标本和其他海洋生物标本。不过,我最喜欢的是昆虫眼中的世界,我在这里玩得最久。


徐瑞阳

千岛湖之行




今年,我度过了一个丰富而又有意义的寒假,体验了许多好玩的春节活动。其中,最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千岛湖之行。千岛湖顾名思义,它是由1078个岛屿组成。湖中大小岛屿形态各异,群岛分布有疏有密,罗列有致。千岛湖碧波浩瀚,湖水清澈。我们乘船游览了其中两座岛屿,第一座就是月光岛,岛上放置了成千上万把各式各样的锁,我还在岛上玩起了刺激的水上索道。我们游玩的另一座岛屿是梅峰岛,站在岛上最高处的观景台,往下眺望,千岛湖上大大小小的岛屿瞬间尽收眼底,壮观极了。在千岛湖,我还体验了紧张刺激的卡丁车,坐在跑得飞快的卡丁车上,风在耳边呼呼的划过,我切身感受到了卡丁车的速度与激情。


徐子和

游金华双龙洞




春节假期里,爸爸带我和哥哥一起游玩了金华双龙洞。双龙洞是个美丽的地方,它分为内洞和外洞。外洞高大明亮,内洞则千奇百怪,一块巨大的石屏和一个小水潭将它们连接起来。内洞的入口很窄,我们只能平躺在一艘小船上,靠里面的工作人员把船缓缓拉进去。如果我稍微抬头往上一点,不是额头撞到上面的石块,就是鼻子会被擦伤。
进到内洞,空间豁然开朗,有一种别有洞天的感觉,光与影交织在一起,忽明忽暗,我们仿佛置身在美轮美奂的仙境中。沿着蜿蜒的小路往前走,我们看见了许多奇形怪状的岩石。爸爸说,这些栩栩如生的石头,并不是人工雕刻的,它们是经过成千上万甚至上亿年才天然形成的。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赠与我们人类这些壮美的景观。爸爸说,双龙洞也是有名的避暑山洞,夏天外面像个火炉子,可双龙洞里像开了空调,十分的凉爽舒适。听爸爸这么说,那今年暑假我一定还要来双龙洞避暑了。


严诗博

景德镇之旅




景德镇是一座千年瓷都,孕育了无数精美的瓷器,也承载了深厚的陶瓷文化。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精湛的陶瓷技艺,还可以感受到那份独特的工匠精神。景德镇研学旅行,是一次独特的文化体验之旅。我们探寻陶瓷的起源与发展,了解陶瓷制作的工艺流程,感受陶瓷艺术的魅力。在这里,我们亲手体验了陶瓷制作的乐趣,从泥土到瓷器,感受那份独特的匠心独运。除了陶瓷文化,景德镇还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漫步在古街巷,我感受到了那份古朴与宁静;登上陶瓷博物馆,我领略了陶瓷艺术的博大精深。在这里,我收获一次难忘的研学之旅,不仅增长了知识,更拓宽了视野。景德镇之旅,是一次文化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周铭浩

游婺源篁岭




春节假期爸爸妈妈带我和弟弟游婺源篁岭。这里有500多年历史,梯田叠翠铺绿,村庄聚气巢云,被称为“梯云人家”,又称“江南布达拉宫”。这里古建筑大多建于明清时期,风格独特,气势恢宏,每年春天梯田上会盛开一片片花海,油菜花、杜鹃花、樱花等花卉争奇斗艳,美不胜收。这里还有一个古老的独特风俗——晒秋。人们将竹竿撑在屋外,用竹匾装着作物摆在竹竿上晒,红的、黄的、金的,缤纷多彩。秋日丰收,喜气洋洋,给人一种“如在画中”之感,颇有韵致。


吴梓睿

富文乡中心小学之行




这个寒假,我来到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取景地——富文乡中心小学,这是一所由留守儿童学校改建而来的乡村小学,被称为中国最美乡村学校。在学校门口的哈哈农场,同学们种了各种各样的蔬菜。学校里面上下课路线像迷宫一样,校内设置了丰富多彩的课程,有陶泥课、扎染课等,同学们还在石头上画了各种各样的图画。学校里有蹦床、攀岩等各种各样的运动设施,我还找到了一个见证了岁月的秋千。晚上的学校更像是森林里的七彩城堡,美丽极了。


洪嘉辰

红色之乡—陈望道故居




正月十五,我和爸爸怀着崇敬之情一起走进了陈望道先生的故居,重温历史的信仰。陈望道被称为“千秋巨笔,一代宗师”,他为中国的新文化事业呕心沥血,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陈望道故居的庭院里绿树成荫,鲜花怒放。在故居的展厅里,展示了大量的陈望道生活用品,他一生勤俭节约,一砖一瓦都透露出当年革命的艰辛。边上的一座祠堂墙上写着许许多多的革命先烈的光荣事迹,从抗日战争到抗美援朝,一代代先辈为我们付出了年轻的生命,无不显示我国顽强拼搏的精神。我希望能够好好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为社会做出贡献,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吃水不忘挖井人,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努力学习,学好本领,才能对得起牺牲的革命先烈。


鄢子骞

共和国摇篮——红色故都瑞金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腊月二十九,我们来到了瑞金沙洲坝,开启了一次红色研学。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课文中的井,红井的外观呈圆形,直径约1.5米,深度约3米,井口上方设置了铁丝网和木栏杆,以防止井壁塌陷和杂物掉入井中。井的命名源于毛主席的题字,他将题字镶嵌在井口的青石板上,从此这口井被称为“红井”。红井不仅是解决饮水问题的实际工程,也成为了瑞金市的一处著名景点,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这里我们还参观了很多有历史意义的景点,如中央执行委员会旧址(毛泽东旧居)、中央人民委员会旧址以及中央各部委旧址等。这些旧址见证了中央苏区时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在这里我们了解到当时群众和战士们的艰苦生活和革命精神。


尾记


万物冬眠,唯有好奇的脚步在冬天生长。孩子们为我们展现的这一幅幅绚丽的画卷,时而让我们穿越在古老的历史文化中,感受着岁月的沉淀;时而让我们徜徉于自然的怀抱中,领略着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时面让我们沉浸在科技的海洋里,见证着创新的力量。
未来的路还很长,希望孩子们带着研学的收获,继续前行,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去实现更远大的梦想。

编辑:商丽霞
一审:杨妙丹
二审:陈俊梅
三审:朱 峥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