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米做成农创产品!“兵支书”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松江区石湖荡镇东夏村,坐拥“浦江之首”,处于斜塘江、圆泄泾和横潦泾三江汇源之处,江水烟波浩渺,江岸柳绿桃红,孕育着道不尽的江南水乡风光。近年来,“兵支书”陶力峰以实施乡村振兴为契机,立足浦江之首禀赋资源,积极探索“农业+文创+旅游”的融合发展新模式,带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集体经济壮大和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发展新动能。2022年、2023年东夏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上海市乡村旅游重点村。
1998年从部队退役之后,陶力峰先后进入了市容监察、城管中队任职,但在他心中,始终希望能为家乡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2014年,他毅然选择回到东夏村。他扎根农村基层近十年,心系群众办好民生实事,服务百姓助推共同富裕。2019年,他更是挑起了创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的重任,开启了东夏村全面改革新征程。
2019年以来,陶力峰发挥着党员干部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争当乡村振兴的“引领者”,紧扣乡村振兴总体战略目标,规划五朱公路以东、闵塔路以南、斜塘江以西、园泄泾以北的三角区域为乡村振兴核心建设区域,立足平移社区、保留村庄、浦江之首、有米产业社区、涵养林地等资源,努力打造村落与景区融合、文化与生态融合、村民与市民共享的“浦江之首1800亩生态人文乡旅融合示范社区”。

作为上海市第二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和保留保护村,陶力峰提出了推进平移项目,在乡村振兴核心建设区域集中新建农民宅基房,通过村庄布局优化和风貌设计,依据原有自然村落,保留乡村肌理,充分体现江南风貌特色,又富含松江传统民居的特点,形成新的农村新社区。
2021年,平移首批150户村民入住到了新居,今年二期322户也将全面入住,村民在乡村振兴建设中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为了推动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向“治理”转变,陶力峰与两委班子商议成立了一支由老党员、老干部、村委会和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浦江”议事队伍,通过发现、解决问题过程中探索“多方联动、自治共治、破陈推新”的农村新社区治理模式,积极引导村民共同参与社区的建设与发展,增加村民对新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探索塑造“绿色、文明、和谐、宜居”的美丽乡村样板。

东夏村处于二级水源保护区内,陶力峰十分重视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以“浦江之首”为规划起点,启动3.36公里慢行系统建设,实施申源河环境提升改造,建设开放型林地300亩;结合农林水、中央环保生态水环境整治、人居环境优化等项目,组织开展水环境整治,建设公共空间及景观小品,规划保留村落人居环境整治和风貌提升。响应农民日常和市民休闲需求,生态涵养林内铺设柏油步道、河道旁敷设景观青砖步道和堤防塑胶绿道,建设党员先锋林等多处口袋公园,打造快行通畅、慢行逸趣、休闲游憩的生态新空间。
2021年,石湖荡镇与国盛旗下思尔腾集团签约成立了思尔腾茸城服务公司,专注于乡村振兴产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加快推进东夏村产业发展,持续释放并提升乡村文化价值与运营潜力,陶力峰邀请思尔腾茸城公司入驻平移一期居住点,对浦江之首1800亩区域进行资源统筹。通过运用区域前策规划、数字科技赋能、投资运营一体化、品牌营销宣发、产业招商导入等方式方法,加快浦江之首区域乡旅融合进程,着力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推动新老村民全面融合,目标实现集体经济壮大,新老村民共同富裕。
“沈家浜荡里有米产业社区”是东夏村产业深化发展的首个启动区域,目前已流转土地27亩,出租集体仓库9个,农民出租房屋8幢,成功运营有米、有米农场、田心米茶、春申讲堂、九墨一叙等主题业态,开放直升机、射箭、骑马、划船、真人CS、共享菜园等休闲项目,在建有米有家民宿、大米再生体验馆、“在树下”咖啡厅等农文旅业态。2022年,“荡里浦江·有米有你”体验之旅入选“乡村是座博物馆”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特色农创产品“荡里有米”IP大米汽水、米露、奶米茶、田心米浆、米制糕点等松江大米衍生产品,获得了游客与本地村民的一致好评。

此外,陶力峰与思尔腾茸城公司达成共识,优先考虑解决本村村民的就业需求。随着浦江之首1800亩区域业态的深入开发,带动新老村民50多人就业创业,实现人均年收入增加5-10万;通过租赁村民闲置房屋打造运营业态,为村民带来“保底租金”收入;除了集体资产出租收入外,运营方还要将每年营收以分红形式给予东夏村集体经济组织,保障集体经济的良性发展;产业社区入驻企业逢年过节心系村民,为村里孤寡老人送上慰问品和慰问,形成了“薪金+租金+股金+税金+公益金”的“5金”收益体系。
从江苏太湖而来的斜塘和从浙江安吉而来的园泄泾在东夏村汇聚成为黄浦江,这里是上海母亲河黄浦江的零公里起点处,也是江南文化、水文化、农耕文化、长三角文化的融合之地。陶力峰始终致力于保护乡村生态文化,大力宣传生态文化理念,充分发挥浦江之首水文化展示馆、春申堂等文化载体作用,讲述水系发源、历史演变和治水故事,感知浦江水资源的历史脉络、文化传承。深入结合上海的根文化与水文化,提升“春申文化”的标识度,丰富文化展示馆的文化内涵,吸引非遗项目和作品入驻,进一步打造“水情教育”中心和科普教育基地。

2020年,依托乡村振兴以及全域旅游发展的趋势,陶力峰联合镇文旅公司启动了对浦江之首及周边区域的升级改造,不断优化基础建设、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深化文化底蕴衬托。2020年底,“浦江之首”获评国家3A级景区,水文化馆挂牌松江区科普教育、研学旅行、环境教育基地等,为了丰富景区旅游配套功能,打造带有“石湖荡火车站”地理和历史性标志的绿皮小火车,沿防汛通道建设滨江慢行步道和开放型林地,“浦江之首”文化旅游品牌逐渐被大众知晓,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成为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2020年至2022年底,市民游客接待逾25万人次。
陶力峰说,今后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全面推进东夏村的乡村振兴工作,带动当地村名共同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画卷。
资料来源:松江双拥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