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荐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内旅游目的推荐 > 正文

国内旅游目的推荐

雪后的北京是北平——北京游记

admin2024年02月26日 23:43:55国内旅游目的推荐78

其实我并不是很喜欢北京的。

关于北京的很多想象,大多数是因为“北漂”这个词,拥挤、忙碌,但是北京的冬天完全不一样。

机缘巧合,与朋友定下了北京之旅,由于之前旅行的教训,这次提前看了天气,虽然是阴天,但至少不是下雨,比起上次在武汉,简直好太多。

火车大概经过天津的时候就开始变得不一样,那是独属于北方的萧瑟与寂静。

北方的冬天,好像是在冬眠。

火车上开着暖气,被烫得睡不着,在12306上投诉之后,没想到列车员还帮忙换了座位,让我的后半段硬座之旅不至于那么难受。

北京真的很有意思,在天坛入口处放了一个标识“请勿从摊贩处购买糖葫芦”,不知道是不是出于担心游客被骗或者吃了不卫生的糖葫芦,特意放置了这个告示牌,突然感觉北京有点可爱。

第一天去了天坛和天安门,天气阴沉沉的,北京所有的事物带给我的感觉都是“很大”“很广阔”,天坛公园怎么走都走不完,风很大,没有建筑物的遮挡,让人感觉风吹得脑袋疼,打卡了经典的祈年殿,逛逛剩下的几个景点就匆匆去吃饭了。

体验了北京烤鸭和特色的奶皮酸奶,很惊艳很好吃。

虽然匆匆前往,但吃完饭已经两点多了,才发现故宫检票时间是3点半,而清场时间是4点,已经来不及去了。于是改变计划,去了天安门。

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课本上的天安门、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是这么大。

总感觉走了好久,才走到天安门那里。

今天在天坛的时候,一个大概50岁的阿姨让我帮忙拍照,我很喜欢这种乐于助人的感觉,而在天安门城楼下,也有一对母女,让我拍照,北京,有太多因为崇拜、向往、好奇,前来的游客,拍照,是将经历镌刻在记忆中的一种方式,我很高兴,能够帮助她们记录。而我,也在记录。

曾经我喜欢疯狂的拍照,后来渐渐明白,如果让镜头抢占了大多数时间,那么我看世界就多了道屏障,我希望用我的眼睛看清、记录这个世界,而不是通过镜头,再后来,也就是现在,我有开始觉得,记录是一种保存记忆的方式,当我整理相册的时候,看到之前拍下的一张张照片,听着视频里的声音,好像记忆又被擦亮了一次。

下午也没逛多久,在地下通道里避了一会狂风,就去看降国旗了,在降旗之前,大家都拥挤着、疲惫着,我已经渐渐感觉到因为寒冷和过度不行而带来的疼痛感,人群中也应该有和我类似的人吧,有嚷嚷声、交谈声、看视频的声音,但是在降旗的时候,都安静下来了。

降旗没有国歌,我们只能听到旗帜划过绳索和军人的脚步声,降旗快结束的时候,天空已经渐渐有雪花飘落下来了。

等下了地铁之后,才发现雪大的已经一发不可收拾,而也是因为这样,我们才有幸遇见了北京的冬天。

雪后的北京是北平,雪后的故宫才是紫禁城。

这是北京年后的第一场雪,很久没有看到这么大的雪了,在外面站一会衣服上就沾满了雪,有的时候还感觉嘴巴鼻子里面也会吸一点雪,北京的灯光照耀下,暖色的灯光,洁白的雪,形成了一种奇妙的组合。

 由于大雪,我们晚上匆匆回了酒店。

北京的雪是那种盐粒子,地上的雪也是沙沙的,很容易就用脚给搓开。

第二天出门时,雪已经很厚了,只留下人步行的小道,地上的雪根本没有变湿融化的迹象,踩上去有“咯吱咯吱”的声音,这种回忆只有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才会有,徐州已经很久没有大雪了,也可能因为在城市里有环卫工人刻意地扫雪。

来北京的第二天出发去了长城。

坐高铁出发,北京的早高峰真是吓人,过了四辆地铁才挤上去,中间还被挤下来一次。以至于高铁差点晚点。

坐高铁的大多是去八达岭长城的,出站的扶梯特别长,大概是目前为止坐的最长的一条扶梯。

(图片上大概只展示了四分之一的路程,距离太长已经拍不到了)

由于天气原因,还是决定去坐缆车登长城,今天游客不是很多,排队速度也挺快的。

缆车虽然大概只有两三分钟的时长,但是非常值得一试,在空中俯瞰祖国的山河,山体银装素裹,非常震撼

下了缆车之后,我们就直奔好汉坡,有的地方只是坡道,没有石阶,加上积雪,上坡的过程还是比较困难的,只能扶着栏杆慢慢往上走,但是一旦登顶,回望来时的路,整个长城尽收眼底。在重峦叠嶂的大山中,明明人那么多,但也觉得好安静,好像可以听到大山的呼吸声,庄严宏伟而又肃穆。

说起来,我不算恐高吧,但是当在高空中也会心跳加速,我喜欢盯着地面看,在坐缆车的时候,我控制不住的往地面看去,用眼睛去丈量脚与地面的距离,那种漂浮在空中的感觉,好像天地间只有我一个人。

回去的时候比较麻烦,因为时间来不及,只能坐大巴,先走的山路下车,可以非常近距离地看到大山 哪怕现在是在回去的路上,还是觉得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回去的路上,太阳慢慢地出来了,整个山好像都在发光。雪变得更加洁白了。

下午先去了景山公园,北京虽然人多,但是动物也很多,刚进公园的大门,就看到从树上细细簌簌的掉下好多“落叶”地上还有很多麻雀,但是经朋友提醒,才注意到那不是“落叶”而是成群的麻雀,从树上飞下,不仔细看的话,真的像枯叶。

因为第一天没能去成故宫,所以来到了景山公园,遥望故宫雪中全景。

哪怕是淡季,北京的人也不会少,大家都蜂拥挤在“最佳视角”,纷纷举起手机,想要拍下故宫最美的样子。

景山公园上能俯瞰北京,除了故宫,还有北海公园的白塔,我很喜欢史铁生,也曾想过前往北海公园瞧一瞧,但是行程终究太过匆忙,北海公园,并未排到我们的计划之中。

北海公园也有很多楼阁,路上还遇到了小朋友夹出的鸭子,虽然整个北京都覆盖在大雪之中,但是北京独有的红墙绿瓦,以及园子里那些竹林与松树,给朴素的北京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

从景山公园出来之后就立马前往雍和宫,听说这是曾经《还珠格格》的拍摄地点,也让这个景点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来到北京,让我来到了书中的地方,让我来到了电视剧里的地方,虚拟与现实交集,曾经只是两个普通却又不可及的文字,现在在我脚下有了实感。

雍和宫也很大,去了龙王庙祈福,看了曾经王爷住的地方,转来转去,来到了后院假山的位置,层层叠叠,摆放看似随意却又极致对称,蝠池里的锦鲤个头很大,还有湖心亭、戏楼……

第三天去了颐和园,从南门如意门进入,绕着湖边走,来之前没想到颐和园能这么大,我们本以为一会就能走到尽头,没想到走了整整两个小时。

湖面冰雪尚未消退,先是一层冰,上面还有积雪覆盖,往湖心走去,风越来越大,整个湖像一面镜子,加上冰雪,天空湖面浑然一体,明亮清透。

已经化开的湖面有黑天鹅鸭子等小动物,颐和园还有专门的候鸟观赏区,只可惜整个时候看不到候鸟。远远望去,山湖相接,远处还有庙宇和高塔,只有站在这里,才能真真正正感受到那种属于古典中式风格的美丽。

走到景点区之后,和朋友两个人也已经累得不成样子了,前两天的接近于“特种兵”式的旅行,让我们都有点体力不支,腿脚也开始发痛,不得已只得终止了行程,下午计划的圆明园也取消了。

休息好之后去了前门和大栅栏,不过没什么好逛的,这里就不写了。

最后一天去了毛主席纪念馆和国博,旅程往往在接近末尾的时候反而最难坚持下来,国博只去了负一层和4楼,其实有点可惜没有逛完,但是时间和身体上都不太允许,也算草草结束。

在回去的候车室,还未离开北京,我和朋友就已经开始回忆北京之行,这次旅行充满疲惫与开心,也有不舍,好多地方没有去成,好多地方没能逛到尽兴,也许不圆满也是一种完美呢,这次的北京之旅,让我重新认识了北京,喜欢上了北京。

希望,有机会再去一次吧。

其他的一些照片: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