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荐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内旅游目的推荐 > 正文

国内旅游目的推荐

读刘福新老师《齐鲁游记》

admin2024年02月24日 05:33:58国内旅游目的推荐100

  刘福新老师新书《齐鲁游记》的多数篇章,我此前都在互联网上看过,网络媒介上的游记有图有文,有些篇目,图多文少,在读图年代,人们对文字的敏感度降低了,我也不例外,对图片关注较多。这次,捧读纸质书,因没有图片,读文字就仔细多了,琢磨出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刘老师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文笔好自不待说,摄影技术一流,也是公认的。他性格爽朗,为人实在,反映在其游记上,“写实”是最重要的特色,每一篇游记都原原本本反映所见所闻,即使一些不太好的方面,也绝不藏着掖着,这就具有很强的现场感,在某种程度上,堪称活生生的史料。

  比如,2021年10月,去荣成游览,他描写成山头的风景,将历史与现实、地理与遗迹融为一体,文字虽简略,但很全面,很客观,属于非常好的风景名胜介绍词:

  成山头国家AAAA风景名胜区位于胶东半岛荣成成山山脉的最东端,故而得名“成山头”。这里是中国陆海交接的最东端,也是中国最早看见日出的海上高角——世称好运角,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2年10月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区,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八大海岸大陆第一名。据《史记》记载,秦皇汉武曾多次东巡成山头,拜日神求长生不老之药,并保留下全国唯一的一处始皇庙。

  成山头海岸线上分布有柳夼红层岩石等独特的基岩海蚀地貌和众多的人文历史遗迹,是中国北方海域海洋生物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海域。古时,成山头被认为是日神所居之地。据《史记》载,姜太公封八神,日神首东,曾在此拜日神迎日出,修日主祠。公元前219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曾两次驾临此地,拜祭日主、修长桥、求长生不老之药,留下了“秦桥遗迹”“秦代立石”“射鲛台”、秦丞相李斯手书“天尽头秦东门”等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

  而从荣成火车站出来后,他记录的那两段话,有事实,有评论,则可以看作是经济社会发展史的内容,他写道:“遇到一大溜出租车,咨询‘比较便宜的旅馆’之后,上了一辆出租车,司机将我们拉到一条南北街上,这条不长的街道叫做‘沿河南街’,车停的地方有一家旅馆,司机进去了,旅馆老板出来了,看来出租车司机与这家旅馆有关系。根据我多年全国旅行经验,凡遇此种情况,我是永远保持警惕的。果然,这一家旅馆条件不称心,价格还谈不拢。沿街北行,将到尽头,有一家‘向日葵旅店’,十分干净,房价不高,订了两天的,共120元。

  之后,到附近的饭店用餐,在沿海城市有一个‘发现’,如今威海所属的城市(譬如荣成)饭店价格降下来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及2008年我曾来过沿海,餐饮价格比潍坊贵不少,而今却比潍坊便宜许多,就看我要的两个菜,白菜猪肉炖粉条26元,酸辣土豆丝12元,量都很大。从这个事儿,可以猜测,潍坊的经济已经超越了威海,退一步说,已经追平了威海。当然了,潍坊餐饮业格外贵,也是可能的。”

  刘老师在职时是非常优秀的历史教师,史识、识见颇高。他的游记偏重于历史遗迹的绍介,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的评说皆有切中要害,启人深思。

  他到滨州游览“杜受田故居”,重点关注故居开放通畅的典型特点:杜家大院东南西北各个方向不仅有大门,而且有过道,四通八达。大院内,各个小套院之间不仅开后门、开侧门,而且有门道相接,有廊厦相连。大院内没有一处封闭,空间上相对独立,氛围上户户相通,整个大院透露着一种天伦之乐、一种亲密无间、一种兄弟妯娌和睦共处的温馨和谐。大院的开放和包容锻造了一大批清官干吏,从这里走上政治舞台的人都像这座建筑一样,外圆内方,进退自如。

  他总结杜氏文化的两大特色:首先,杜氏文化第一要义是“正心”,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用做规范,兼收释道思想的精华作为补充,具体而言,就是以儒家的道德修养为纲,以道修身,以佛治心,以儒治世,发明和实践三教一途的和谐之道。其次,杜氏文化的精髓是教育。杜氏教育讲究学业和道德并重,读书是要“因此求其心源,而得其施于家国天下之道”,增长“化民成俗,尽职报国”的才干和品行。

  刘老师在《愧杀秋瑾自缢而死于杭州寓中的李忠岳》一文后面,评价李忠岳之死,说李钟岳是一个在封建社会末期对于法律十分认真的人,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杀人,他是不能容忍的。这只能说是他的人文主义。这是十分宝贵的。在封建时代,作为臣子是不能有自己思考余地的,是以皇帝的意见为意见,是以朝廷的想法为想法,是以上司的主意为主意,而李钟岳却有自己的意见,这不仅说明李钟岳是一个很开明的封建士大夫,还说明了封建社会的行将就木。

  进而他联系现实,评论说:也许我们许多人一方面歌颂秋瑾壮烈就义,一方面又赞赏李钟岳,但你不觉得很滑稽吗?我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时候就是自相矛盾的,因为要歌颂革命者,必然歌颂秋瑾,因为同情秋瑾,也就同情那些对秋瑾示以友好的清朝官员。不仅那个年头有,这个年头也肯定会有。

  刘老师的敢说敢作敢为,在游记中也多有表现。在《庚寅春节潍坊访古》一文中,他批评城市改造潮中不注重历史文化保护的现象,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真实的历史给我们充填精神和力量;仿造的历史只为了向游客伸手要钱。他写道:

  近年来,知识界关于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风貌的呼声,也算够响亮、够强烈、够急切的。但响应的声音只在文化圈子里转转罢了。反过来,那种被称作“建设性破坏”的城市改造狂潮,倒是更加猛烈。只要是旧房老屋,一律被称之为危房陋屋。其中深在的历史文化内涵,说它有就有,说它没有就没有。文化价值本来是看不见的,有识者才能看见。当然,也可以视而不见,见而不言,装聋作哑推倒了再说。在推土机的巨铲面前,城市的历史如同城市的垃圾等待着清理。

  我们曾经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文化,但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缺乏文化意识,也很少文化自珍;从无形的文化财富上说,我们极其富有;从有形的文化遗存上说,我们早已变得贫穷。我们正把历史文化从有形变为无形。如果今天仍然把这些觉悟和要求当作精神奢侈,那才是真正的文化悲哀!

  《左传》上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城市建设不仅要有高楼大厦,还要有古迹遗存;不仅要有形象工程,还要有永久性意义的历史纪念建筑物,但愿我们的城市决策者还是多做一些不朽的事情吧。

  刘老师这部由网络载体转化为纸质书籍的著作,在出版前,让我写序,我勉为其难写了一点文字。这次重读,再谈点感想,向读者做一推介。按刘老师的说法,我俩一是经历与阅历相通,二是格局相融,这是成为忘年交的原因。盼望更多人读读这部“微型的齐鲁文化史”!

左起:刘晓华、张在田、刘福新、马玉顺

时间:2023年腊月二十七

2024.2.21编辑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