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荐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内旅游目的推荐 > 正文

国内旅游目的推荐

如何打造一家国风民宿?

admin2024年02月22日 14:42:55国内旅游目的推荐110

国风民宿典型案例分析

在首批全国甲级民宿中,多数民宿均具有积极挖掘、传承保护和弘扬当地非遗、民俗的特点。下面基于全国 31 家甲级民宿基本情况,对其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进行分析总结。

01

国风与民宿名称

从 31 家民宿名字来看,多数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彰显着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如听松书院、蘭園客栈店、塔川书院、中华郡·远古部落( 炎黄阁) 、五福临门民宿等。

(塔川书院民宿)

北戴河归墟花堂民宿,取名为“归墟”,源于《列子·汤问》 “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被后人解读为隐喻心灵归宿和栖息。

陕西省中华郡·远古部落( 炎黄阁) ,位于富平、阎良、三原之间的荆山,这里被称作是中华文明的破晓之地,从名称就可以看出这家民宿是以炎黄文化为主题。

江苏省蘭園客栈店,“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源自唐代李白《古风三十八》,以其孤傲独特静静伫立在千年金陵老街,见证着时空轮回。

甘肃省五福临门民宿,“五福”一词原出于《书经》和《洪范》,“五福临门”是家喻户晓的成语。民宿位于中国传统古村落康县岸门口镇朱家沟村,是百公里风情线康阳路上重要驿站,也是美丽乡村建设中传承保护与开发农耕文化成功的典型。

02

国风与民宿理念

多数甲级民宿将中华传统文化与民宿建设、设计、经营理念融合,这种发展理念符合民宿市场消费需求,符合游客对“诗和远方”情怀的追求

河北易县听松书院民宿,整体设计以“朴素、宁静”为理念,素灰的金砖地面、自然的原木画案,以“接续易州文脉,培育家山情怀”为精神,长期开展地域文化讲堂,为游客带来了清新、自然的原乡体验。

广西名仕雅居民宿

广西明仕雅居民宿位于风光如画的明仕田园景区内,立于明仕河畔,客房保留了壮乡农家情怀记忆,营造民族传统与山水文化相结合的美居空间,以亲近自然、返璞归真的超级体验,打造一种轻松真实、舒畅温暖的旅居生活方式。

内蒙古准格尔黄河大峡谷雅宿位于杜家峁村,其内共有 14 间不同主题特色客房。峡谷雅宿按照因地制宜、传统自然和生态和谐等原则,在设计中融合了漫瀚文化、渔家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和窑洞文化,并以简单古朴的家具凸显了地域文化特色。

安徽宏村塔川书院民宿位于黟县宏村镇塔川盆地的横山村,民宿依照白居易《池 上篇》设计,以古徽州耕读文化的重新发掘和光大为创设主旨,以传统隐逸文化的“隐居十六观”为创意发散,民宿灵活运用地势、溪流以及周围田园景致,充分展现了移步换景、以小见大的中国传统造园思路。

宏村塔川书院

03

国风与民宿建筑

旅游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个性化催生了民宿的发展。以“有温度的住宿、有灵魂的生活”著称的民宿,通过对民居建筑、乡村环境、产业景观和文化遗产的综合利用与创新改造,逐渐形成旅游主客双方非正式化供需对接的消费模式。

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地方民居、民俗文化类型丰富,依托当地传统民居或者民俗文化开发民宿是民宿行业发展主流趋势,且符合民宿自身概念内涵。

山西一得客栈由侯王宾旧居开发而成,旧居保存完整,原汁原味。此处有深幽的巷道、典型的二进式四合院、考究的垂花门楼和精美的雕刻等,游客走进其中,如穿越百年历史。

山西一得客栈

江苏蘭園客栈位于国家 4A 级景区———高淳老街。它整体上以古建筑风格为本,这里有碧瓦朱甍、琼楼玉宇、亭台楼阁、池馆水榭等,古色古香让人沉醉。


浙江省村上酒舍民宿坐落在一个有 500 多年历史的原始小村庄里,由一栋清代民居改造而成,整栋房子是典型的徽派建筑,有天井、花窗和马头墙。

山西康家坪民宿位于临汾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云丘山内,由百年晋南窑洞古村落整体改建而成,俨然是山西古民居的活化石,其康和院、光明院、和风院等 10 余个院落各有特色,被称为“百年大院康家坪”。

村上酒舍民宿

04

国风与民宿体验

融合中华传统文化的民宿体验活动可彰显其个性化、特色化等特征,与旅游民宿定义中关于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内容一致,且符合游客深入沉浸式体验消费需求。

锦府驿民宿位于成都市大邑县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新场古镇内,由古建筑谢家大院复建而成,是一个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精品民宿,建筑格局以中式三进院为主,具有明清时期川西建筑特色,在这里可以感受民乐、品茗、传统文化汉服体验等文化活动。

山居壹聚民宿位于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嶂青村后山湾,民宿建筑外观及室内装饰将现代工业风与中式传统审美元素巧妙融合,古树参天,幽静安逸。民宿因地制宜弘扬和发展中国茶文化、传统书画艺术和非遗手工,通过农业观光和体验,大大丰富了乡村旅游的内涵。

村上酒舍民宿

国风民宿发展对策

01
官方政策层面,引导传统文化与民宿融合发展

在中华传统文化与旅游民宿融合方面,主要是市场导向或民宿经营者个人倾向发展,仍需地方政府给予具体支持政策并加以引导,如对非遗技艺与民宿融合的项目可适当进行奖励扶持。

2022 年,国家文物局出台《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的意见》,其中指出可利用文物建筑开办民宿、客栈、茶社、乡土文化馆等旅游休闲服务场所,为社区服务、文化展示、参观旅游、传统技艺传承和文化产品开发等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02
装饰设计层面,打造特色的传统文化主题民宿

中国传统文化在民宿设计中的应用,可体现在民宿建筑外观设计、客房设计、内部公共区域设计等方面,这种个性化的装饰设计正是代表了民宿的非标特质。利用当地传统民居建筑开办的民宿在装饰设计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这些民居代表了当地建筑文化,民宿主只需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民宿内部设计,在公共区域通过装饰设计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在客房内部设计需从家具、摆件等方面加入传统文化要素,每间客房的名称也要精心斟酌融入文化元素。

若是新建民宿,在打造传统文化主题民宿方面将拥有更大发挥空间,民宿主可充分结合个人兴趣、区域优势、行业发展等因素进行定位,从房屋建造到后期内部装饰更好地融入传统文化要素。

位于浙江天台县湖酋村的串雅民宿,是利用本地民居开办的一家以铃医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民宿。民宿内设有望诊室、铃医文化展览室、中草药房和房间,民宿内的每一间房间,均以一服中药名来命名,民宿主通过开办民宿也可以更好传承铃医传统手艺。

03
民宿体验层面,增加融入传统文化的民宿内部体验活动

民宿的传统文化体验不只在氛围形式上,更重要的是要开设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民宿体验活动,其内容可结合特色地方民俗文化,也可从如国画、茶艺、书法、文学、民乐、服饰、戏曲、饮食等丰富多样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找突破口

如在入住民宿后可体验穿着传统汉服、唐装或其他民族服饰,这种服饰文化体验给客人提供了拍照素材,深受游客欢迎; 或带领客人亲手烹饪特色传统美食,感受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体验不同地区各自特色的美食小吃;

也可带着客人体验传统手工制作,如造纸、剪纸、陶瓷、国画、扎染等,或是制作带有传统文化元素的旅游文创商品,游客不仅可以进行实操体验,还能收获独特的旅游纪念品。

04
人才培养层面,提升民宿从业人员的传统文化素质

人才缺乏问题一直是制约民宿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民宿行业快速发展,但人力资源配置却没有跟上,行业没有规范化的经营和服务标准,多数民宿基本按照酒店经营管理服务模式开展。

民宿体验更多是文化价值的体验、民宿及其民宿主的人文价值的体验。中华传统文化与民宿的融合需要懂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才,包括民宿经营者、民宿服务人员、非遗传承者等人才。对于民宿经营者和服务人员需加强相关业务培训,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素质和对客服务水平。

05
产业融合层面,推进“民宿+”传统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以乡村民宿开发为纽带,开展多元业态经营,拓展共享农业、手工制造、特色文化体验、农副产品加工、电商物流等综合业态,打造乡村旅游综合体,有效发挥带动效应。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推进,催生了众多旅游新业态,可重点推动“民宿+” 产品及业态发展,推动民宿品牌化、市场化、特色化。“民宿+”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可大力推动“民宿+医学”“民宿+年画”“民宿+书法”“民宿+茶艺”等“民宿+”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如在重庆梁平区曲水镇聚宝村,谭家院子民宿发展传统文化游学基地,以百年李子园为自然背景,以保留至今的夯土、土石结构房屋为依托,邀请传统木板年画传承人为村民和游客进行年画实训,将传统文化融入民宿,形成游、学、吃、住为一体的研学乐园。

06
宣传营销层面,加大民宿市场营销宣传推广

随着游客对入住民宿的次数增多,自然对一些同质化的民宿设计产生审美疲劳,在面对大量的民宿选择时,对入住民宿的多元化体验有了更多的要求。因此,民宿行业应该紧抓行业转型中的机遇,重视民宿文化体验,并做好民宿产品的宣传营销。

民宿经营者应该转变发展理念,认清民宿发展内涵文化动力并重视宣传营销作用,将中华传统文化与民宿融合发展特色通过各种媒介宣传出去,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从民宿行业发展角度出发,发挥官方宣传平台优势,将民宿发展与地方文化事业、文化宣传相结合,整合区域民宿资源形成品牌效应,助力地方民宿经济发展。

作者简介: 田冬雨,男,硕士,梧州学院讲师,研究方向: 旅游民宿、旅游文化。

※ 基金项目: 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旅游民宿高质量发展研究”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