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篇 旅行的意义
这些年我对旅行是有执念的。最大的原因可能是我小时候并没有什么机会去旅行。最早的旅行大概在小学的时候跟我姑姑姐姐去了趟沈阳。算是见了世面,坐了火车,看了小火车上的电视,看到了车道两边的山山水水,去了五爱市场,吃了麦当劳。虽然这已经是很久很久的事情了,但在我的记忆里,这些culture
shock的新事物一直印象深刻。好像我大脑里的神经元,在我遇到这些新事物的时候,就会砰砰砰的炸开,从此我大脑中的map又扩大了新的疆土,就是这种感觉。
再后来去了交换留学,第一次出国,开启了我的旅行升级之路。一个人走东走西,一个人带着一群队伍跑东跑西,慢慢的我的人设里面多了这个爱旅行的标签。大学毕业的时候绕着大半个中国画了个圈,至今还是我得意洋洋的壮举。研究生的时候去了美国,毕业的时候又一个人跑去敦煌兰州。一个人在ktv里包过夜,一个人在吵吵闹闹的夜市吃日本好烧,一个人吃火锅,除了那些culture
shock,那些突破自我,勇敢向前的瞬间,也是我旅行中的highlight。
再再后来,跟我老公在一起,反而失去了之前的勇猛,变得小鸟依人。两个人环过台湾,跑过日本的大街小巷,来回趟过一次新西兰。两个人的时候无疑有着更强的力量和探索更远疆土的勇气。
其实现在想来,这些年的旅行,走南闯北,就是我们能选择移居新西兰的底气。而我人生中的自我认知,规划纵横的能力也是借着旅行的契机而引发的连锁反应。这些都是我不曾预期的。我不知道我能从旅行里面获得什么,我只是有一种执念,我想去看看这个世界,我不想浪费这个人生。
我想,如果不考虑生计,我是会选择一辈子活在路上的。功成名就,家长里短,这些都不是我人生的意义。我人生的意义是亲眼去看这个世界,体会这个世界,就这样过一辈子。
所以,不旅行对我来说,其实是浪费生命。我可以接受我是在储蓄力量,准备下一次的出发。但我不能接受的是在生命中妥协,忘了自己在做什么,是为了什么在做眼下的事情。
现在的旅行,除了上面这些执念之外,还有逃离眼前的生活,休养生息的目的。带着娃的我是一个妈妈,实在是太牵扯我的精力,让我没有时间去观察这个世界,没有时间去喘一口气。更多的,只是把娃从一个游乐场换到了另一个游乐场,只是从在家带娃变成了在路上带娃。
对我来说,旅行是一回事,带着全家老小出门其乐融融是另外一回事。前面那个是为了我自己,而后面那个是为了别人。而对于小孩来说,我当然希望也带着他出门见世面,但是如果他会牵扯我80%的精力,那不好意思,妈妈只能单独给你安排机会,而不会求全。况且,我的大部分旅行也都是独立之后才开始的,这是一个探索世界的过程,我不会剥夺孩子的这种权力,早早的夺走他的乐趣。
除了这些很宏大,很执念的部分,具体来说,旅行对我意味着什么呢?有人说,旅行就是从你习以为常的地方到别人习以为常的地方。从我的经验来说,出门15天,我就会想念家里的洗澡间和干净的衣服,就会觉得审美疲劳。所以我也并不是想一直就在路上。一直在路上的生活跟我现在一直在家里的生活,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曾经在路上的时候,我就想,我要花20%的时间去旅行,80%的时间正常生活工作。那样一年来说就差不多是2个月,减掉短期假期的零零碎碎,大概一个月的时间是在完全远离我生活轨迹的地方,这样的日子就已经足够精彩。至于做什么。那肯定不是各种各样的打卡,也不是太过日常庸碌的生活。而是基于两者之间。前期做好功课,彻底去了解这个城市,找出那些让你好奇,激情澎湃的事情,然后每天安排两件事,上午一个,下午一个,其他作为备选。然后去体验,去静静的感受。
旅行中的日子一天好像一周,一周好像一个月,那些看到的听到的好玩的事,可以留在人生中一辈子,等到80岁的时候还能拿出来回味回味。这就是我旅行的意义了。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