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逛光华老街看文庙 我的旅行记录(云南篇之十五)
点击上方蓝字“黄胖HP游记”,查看往期游记,并轻松关注
到达昆明的第五天,回程机票已经买好了,是在晚上。白天我们就安排在附近走走,步行能够到达,既随意又轻松。按照我做的功课:上午是昆明老街光华街、正义坊、文庙、省博物馆;下午是陆军讲武堂、云南大学、翠湖,与红嘴鸥道个别。
光华老街 历史街区
昆明的老街有很多,据游人推介,最容易让人回忆的莫过于是花鸟市场、胜利堂的那条街,它叫做光华街。光华街在云南省博物馆附近,我们走去时省博还没有开门,便先逛光华街。街口处有个小区公园,竖立着几尊雕塑,有些人在做晨炼。向前拐弯便是光华街了。
光华街全长435米,西从五一路,东至正义路(三牌坊)。它或许是目前昆明市唯一的、最具成片规模的、集中反映历史文化和地区特色的传统风貌区了。
在光华街的中段,北侧有座“云南人民英雄纪念碑”,是1995年2月24日建成。碑体通高27米,方形,基座为2层,并利用了基座下的空间内设云南人民英雄纪念展览厅,碑身底座四壁镶有反映云南人民斗争历史的浮雕。纪念碑后还有云南昆明胜利堂。现更名为抗战胜利纪念堂,昆明人称之为“胜利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胜利堂是建在原云贵总督府的旧址上,1944年动工兴建,最初名为“志公堂”,随后改为“中山纪念堂”,1946年落成时改为“抗战胜利纪念堂”。抗战胜利堂占地约1万平方米,其整体建筑艺术可谓昆明近代建筑艺术的典范,它是云南人民所熟知的标志性历史纪念建筑。经数次修葺,现为云南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举行重要会议的场所,是云南省的政治文化活动中心。
纪念碑大门对面有个景星花鸟市场。这个花鸟市场在昆明市民的心目中几乎成了这一片老街区的代名词,是除老街古巷和旧房子以外这一片区最值得挂念的城市元素。但这个花鸟市场也面临着彻底拆迁改造升级的命运。
光华街正在进行历史街区的保护建设工程,街面和两侧的小街上,只留下了一些小店面,其余都在拆迁新建或改造翻修之中。光华街有不少建筑列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建筑”,如“酒杯建筑”也正在按“修旧如故”的风貌效果进行修复工程。
我曾走进过一幢老房子,内部结构和修饰相当有品味,只是有些破旧而已。
光华街上的老药店福林堂名气很大,昆明人一提到老街,常常以它为荣。福林堂是栋三层楼和三开间的中式土木结构建筑,两面临街。这个中药店由李玉卿创始于1857年。由于经营有方,并制有中成药84种,远销川、广、黔、藏,甚至东南亚一些国家,深得人们的信赖,龙云、卢汉两家及一些官员也常到福林堂购买药品。直到今天,福林堂还作为光华街的标志建筑屹立在这条承载了昆明几百年历史的老街上,成为昆明的一道历史风景。
走街过坊 参观文庙
从光华街的“福林堂”往正义路走,我看到一条“钱王街”和它的大幅招商广告。于是,我想起了三天前我去南屏步行街时,曾在一条叫“钱王街”的旁边买过小吃,那儿也是老街区,原来它与光华街老街区是连成一片的。经查询得知,“钱王街”的名称在2007年11月20日正式启用的,它是一条与正义路平行的小街。从历史资料来看,钱王街一带在清末、民国时期为老昆明的商业、金融繁茂之地,有各种商号、票号(钱庄)。
钱王街的东侧是正义路和经过升级改造后的现代建筑“正义坊”。它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与梦想,延续着昆明百年商脉,融汇着古典与时尚。正义坊靠近步行街,不仅是一个时尚购物的中心,还是一个城市的生活休闲中心。
正义路上竖立着一座雄伟壮观的“正义”牌坊。1911年9月9日“重九起义”后,以伸张正义于天下之意,弘扬正大光明、凛然大义精神,将南城门改称正义门,将贯通南北之路改名为正义路,并建正义坊以示纪念。
“正义”牌坊旁是昆明文庙,两者之间的小巷里深藏了一个“藜光庐”的老房子,建于民国初年,原为晋宁县长私宅。它是民国时期昆明地区优秀传统民居之一,列为昆明市五华区文物保护单位。
昆明文庙始建于元代(1276年),是云南的第一座文庙。现在的文庙建于康熙29年(1690年),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文庙原是一座典型的、完美的中国园林式建筑,是昆明城区较大,建筑较为精美的建筑群之一。不过,由于各种原因,旧有建筑逐步被拆毁改建,除棂星门、泮池上的壁水桥和1978年左右重建的桂香楼外,其它建筑包括碑刻、楹联、匾额等都荡然无存,是多么令人感到惋惜!近年来,通过整治,这里既保持了环境清幽、林木葱茏的特色,又设立了许多高雅的文化活动项目,充满了浓郁的生活味、市井味和文化味。
闲逛光华老街看文庙(黄胖HP拍摄于2013年12月19日)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