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荐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内旅游目的推荐 > 正文

国内旅游目的推荐

旅游指南 | 假期出游,这份“法律宝典”请收好→

admin2024年02月20日 17:51:57国内旅游目的推荐74
▲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淮南普法

让文字温暖你的感官

春节假期期间

全国各地消费和旅游市场火热

旅途中有哪些隐藏的风险?

又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赶紧收藏好这份出游避坑指南

让你乘兴而去,尽兴而归

外出旅游就餐被“宰”应该怎么办?

如果遇到饭店老板以不明码标价的方式,向顾客索要明显超出了合理价格的价款,在被拒绝支付后又采用暴力手段来威胁交出钱款的情况,从刑法上分析,该老板首先具有非法占有他人钱财的目的,其次主观上是故意的,而且实施了恐吓行为,最后索要现金如已达到“数额较大”的要求。该老板构成敲诈勒索罪,游客可以立即报警。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4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9条:
旅游者有权自主选择旅游产品和服务,有权拒绝旅游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旅游者有权知悉其购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
 第12条:旅游者在人身、财产安全遇有危险时,有请求救助和保护的权利。
旅游者人身、财产受到侵害的,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游客在外出旅游时要学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首先,当发现自己被宰后,可以向旅游局和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若商家存在霸王条款、欺诈宣传、故意模糊价格等情况,可以向工商行政部门投诉;若食品价格高得过于离谱,应向物价管理部门投诉;若商品存在质量数量问题,则可以向质量监督部门投诉。

      其次,若游客被宰的过程中,另外还遭遇了暴力或暴力威胁,那商家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游客可偷偷用手机录音,暂时付款,保存证据,安全之后立马向工商部门举报,或向公安机关报警等。

外出游玩“报团”旅游

较为省时省力

但是

旅行途中如果和旅行社

产生纠纷应该怎么办?

自己记错时间怎么办?

在旅程开始前或者进行中,由于自己粗心大意,导致没能赶上相应航班、车次,影响后续旅程的,需由消费者承担相应的责任。
当然,如果消费者因此想要终止合同,也可以请求旅行社退还尚未实际发生的费用。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旅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旅游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六条
 因飞机、火车、城际客运班车等公共客运交通工具延误,导致合同不能按照约定履行,旅游者请求旅游经营者退还未实际发生的费用的,人民法院应予以支持。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旅行社安排不当怎么办?

如果是旅行社的原因,导致航班、车次衔接出现失误,影响后续旅程,那么就应当由旅行社承担责任。也就是说,旅行社应当及时、合理地为消费者购买相应的机票、车票,保证后续的行程不被影响。

法条链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七十四条
旅行社接受旅游者的委托,为其代为订交通、住宿、餐饮、游览、娱乐等旅游服务,收取代办费用的,应当亲自处理委托事务。因旅行社的过错给旅游者造成损失的,旅行社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旅行社接受旅游者的委托,为其提供旅游行程设计、旅游信息咨询等服务的,应当保证设计合理、可行,信息及时、准确。

擅自转团怎么办?

 一些旅行社会在没有经过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将旅行团的业务“转包”给其他旅行社。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消费者在旅途中因旅行社的原因遭受了人身损害,那么擅自转团的旅行社与接受转团的旅行社应对消费者遭受的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法条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旅游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条第二款

旅游经营者擅自将其旅游业务转让给其他旅游经营者,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遭受损害,请求与其签订旅游合同的旅游经营者和实际提供旅游服务的旅游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拼团出游发生车祸谁负责?

首先要看车祸发生的原因。如果车祸是对方车辆造成,并不完全是活动组织方的责任,此时组织者不需要承担责任,由对方的车辆承担责任。

如果对方车辆不承担责任或者只承担一部分责任,即活动组织方的驾驶人员有责任的情况下,就要看组织者发起人和车辆司机的选任有没有关系。如果司机选任错误是造成事故的原因,比如司机存在酒驾,活动组织者在司机选任上存在过失,此时组织方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所以旅游发起者不一定要对所有的损害都要承担责任。首先要看损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当损害产生的原因确实是组织方负全部责任时,再来分析造成损害的风险源是不是可控的,如果是不可控的因素,组织方不用承担责任,如果是可控的因素,组织方承担责任的可能性会较大。


来源丨北京普法
编辑丨孙婷
初审丨李孟玉
终审丨胡瑛坤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