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服务的发展历程,你了解多少?
我国导游服务起步于 1923 年 8 月,至今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起步阶段
1923—1949 年
1923年8月,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陈光甫先生在该银行下创设了旅游部。1927年6月,旅游部从该银行独立出来,成立了中国旅行社,其分社遍布华东、华北、华南等15个城市,产生了我国的第一批导游
(1)新中国第一家旅行社“华侨服务社”于1949年11月在厦门正式营业,诞生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导游。
(2)1954年4月15日,中国国际旅行社在北京西交民巷4号诞生。同年在天津、上海、南京、广州等12个城市成立分社,主要负责接待外宾。
(3)1964年6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加强对旅游事业的组织和领导。
(4)197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旅行社,并与华侨旅行社合署办公,统称中国旅行社。
(5)这一时期导游服务以外事接待工作为主要内容,因此,从事导游服务的工作人员均称为翻译导游。
(1)1978年,“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改名为“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总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设立了相应的旅游局。
(2)1980年6月,中国青年旅行社总社成立,几个中央部委如邮电、教育、铁路等也相继成立了旅行社。
(3)1984年,旅行社外联权下放,全国各行业和地区性旅行社迅速发展。
(4)1988年年底,全国形成了以国旅、中旅、青旅为主干框架的近 1600 家旅行社体系,全国导游迅速扩大到 25000 多人
(1)1989年起,国家旅游局(2018 年与“文化部”组成“文化和旅游部”)每年举行一次全国导游资格考试。
(2)1994年,国家旅游局决定对全国持有导游证的专职及兼职导游分等定级,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特级四个级别。
(3)1999年5月国务院颁发的《导游人员管理条例》标志着我国导游队伍的建设和管理被纳入法律体系。
(4)2001年,国家旅游局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建立导游数据库,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导游电子信息网络化管理。
(5)2002年,国家旅游局建立和完善“专职导游”和“社会导游”两套组织体系和教育管理体系,全面推行导游记分制管理和 IC 卡管理等举措,促进了导游工作的规范化,加强了导游队伍的建设。
(6)2013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正式施行 。
(1)2016年1月29日,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化导游管理体制改革,导游从“行政化、非流动、封闭式”管理向“市场化、自由化、法治化”管理转变。
(2)2016年5月,国家旅游局正式启动线上线下导游自由执业试点工作。由此,导游进入到自由执业阶段。
(3)2016年8月24日,全国导游公共服务监管平台正式上线,主要功能有:导游执业管理、导游执业信息全记录、导游服务评价和投诉、旅游部门监管执法及其他公共服务。
(4)2018年1月1日,《导游管理办法》开始实施。
(5)2021年5月21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管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指出旅游人才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重要支撑,要培养一专多能型导游人才。

版权说明:本文转载于《导游证雷大大 》仅供交流学习,若来源标注错误,转载涉及以及版权等问题,烦请告知,后台将立即删除,谢谢!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地址:贵州省安顺市开发区西航街道空港创业园A栋A10二楼
电话:38101868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