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游玩记|玩的好开心!(要是每天都是轻松的那该多好呀~)
「腊月二七」



年前莲东沿街有两排卖春联的摊位
每年都习惯去逛一圈
不一定要买点啥


小酥肉 烊鱼 什锦 是龙岩这里的特色
每逢过节就会有人专门出来摆摊售卖

这条有鱼鳞的龙是摊主自己写的






本来想倒回去买腊梅的
看到这个多肉我就走不动路了
真的很好看
虽然常年我不在家
哈哈哈哈哈
不影响我带走回家
太子不好载
特地回家换了一辆车带走

雨露搬家了 这个季节没得椰子
只能灰溜溜回家
「腊月二八」

先经过大姨婆家 再到外婆家
下大雨 我开车停在桥边上
不时会有车来往
干脆往前开 开到家门口
就是这么个小道
suv有点宽 进去容易 倒出来难
真是考验我车技
(别问为什么不前面调头 开前面去了目测调不了)

拉了一些“特产”走


我在车上等他们
看见一个老爷爷在收菜 拍了几张


外婆去年从市区搬回来的 她一个人住
不过村子里还有很多亲戚啦 也好生照顾
小时候外婆外公还没搬出城里的时候
会比较经常来这 留有一点记忆
记得现在外婆住的房间之前是卖东西的
可亲切了 不过外公不在少了点烟火味
外公之前有来店铺帮忙呢 经常跟外公打羽毛球
还有还有 我读溪南的时候 骑自行车到外公家 再走过去
下课了回去路上就爱去坡那里卖春卷的摊 来上一根春卷
不认真想 已经记不得太多了
「大年三十」



今年在店铺吃的年夜饭
往年都是店铺煲汤 再带回家 第二天再搬下来
吃完年夜饭我都会回HY
跟姑姑一家 一起放烟花
然后回家陪奶奶住
初一早上都在村子里拜年
「正月初一」



今年大家出来拜年的时间又更晚了一点
9点我们“大部队”才出门
村子里流动拜年的人越来越少啦
今年的大部队也减少了一半
最多的时候我一家四口 我阿布家一家三口
今年的拜年战队只有4个了
爸爸留家看门 伯母也是 姐姐嫁人了
以我姑家为最远点到另一端的菜园尽头
一路喝茶 吃茶点吃的过去
不夸张 中午都可以不用吃饭了




佳宝的豪宅 六一的风景真棒啊!
公园的人还不少 大家都出来散步啦

「正月初二」

今年的初二是不忙碌的 都不知道去哪
不夸张的说前20年的初二
都是早早的开门营业卖礼包
吃完晚饭才出门拜年
礼包卖完为止
年前的货堆的整个店铺都是
晚上我爸会住在店铺“看家”
每年初三雷达不动去苏邦
「正月初三」


奶奶今天状态好好
打开了她的话匣子
这里是她长大的地方
只不过好些姐妹也散了
(走了 人不大清楚了)
是呀 吃一个月算一个月啦

在看族谱
北京舅公的介绍老长了
考到北京去了
村里的人可以骄傲一辈子

聚庆堂


粉肉蛋 这是客人来家里做客必吃的一个习俗





听奶奶说之前需要挑水时大家都在这里洗衣服
如今这水已经浑浊成这样了
还有这么多垃圾!!!

苏邦为起点 去到雁石 再到厦老
一路玩着去
去本家 去走奶奶的亲戚
每年都来
落脚点一直是厦老 会在这吃晚饭
「正月初四」



带奶奶出来散步啦
以前是你带我坐公交去中山公园
现在换我带你去
坐上老朋友4号车 出发
走金融街方向 干脆就走回家了
二期有演出 坐下看完了继续走

ma 抓紧 带你过轨道

好久没走这条路了 我没看到上面有座桥
就寻思着说要咋过去 后面走的是轨道
对面的工作人员说下次走桥啊容易崴脚
之前这个门是开着的
不过也是要走几个台阶

就是这样的礼包
现在越来越不好卖了
没有什么利润空间
「正月初五」
















骑自行车逛公园
太没事干啦
龙州湿地还没去过 走吧那就
骑车上面晃了一圈 蛮大的
这天骑了20公里

龙津湖好多人啊
中山公园没人
龙州湿地也没啥人
看旁边的大象滑滑梯会思念中山公园的大象滑滑梯
「正月初六」

长汀长汀

烟火一直在绽放

一桌饭菜
酸菜炒大笋 豆芽牛肉 米浆果 汆猪肉 炸春卷 鱼 时蔬 橙子

煎薯饼吃了 (还好)
泡猪腰吃了 (原来 是可以尝试的)
汆(cuan一声)(猪肉吃了 是有骨头的)
豆腐吃了 (好吃)

万事顺遂!

这家是只收现金的 门口好多人

都是成双成对的
我看见了爱 温暖的表达爱意
心心相惜 包容 平凡的生活

给希希买发簪

中国邮政都出奶茶啦!
「正月初七」


无垠的毛线展很棒!
椰青美式不好喝
白天是咖啡 晚上是酒吧
「正月初八」

宴请
“椅子们开大会”
每年正月都会邀着姑姑们一起来我家聚餐
有来往 这样比较不会断
/
END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