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白色精灵”,为游客保驾护航——度假区有一支“海鸥中队”
“海鸥中队”的故事
当你从他们身边走过,你肯定会把目光投给他们,他们为你吹响嘹亮的哨音、护你通过川流不息的车流、时刻为你保驾护航。他们工作在昆明风景最美的片区——度假区;他们守护昆明最具代表的沿线——观景路海埂大坝,他们都来自一个团队——昆明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八大队海埂警区,我们也亲切的称之为“海鸥中队”。
中队现有10名民警,辅警53人、平均年龄46岁,海埂大坝片区(主要景区)面积约4.95平方公里,道路有滇池路、迎海路、观景路、红塔西路、怡景路、湖滨路等道路,道路总长约11500米。
自2023年11月,昆明进入观鸥季以来,到海埂大坝周边观鸥、喂鸥的市民、游客爆发式增长,每天数以万计的游客涌入海埂大坝片区,区域性交通拥堵现象明显增加。
为缓解海埂交通拥堵,昆明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海鸥季海埂片区交通保障专班,高位统筹指挥协调各项保障工作。在专班的指导下,交通管理工作迎来了新的工作管理模式。为适应新的工作模式,就需要“海鸥中队”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本领。
这对于海鸥中队的领头人——牛鑫鑫中队长来说,是一次挑战。为适应新的管控模式,他仔细研究海埂片区的总体管控方案,对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了然于心;他还到各个路口、岗位,实地踏勘交通标志标牌、锥筒、护栏等交通设施如何摆放更合理科学,才能更好地引导机动车流、非机动车、行人的通行。
为能让中队人员能熟知管控方案,提升为民服务本领,他还多次组织中队民辅警工作培训会,对管控措施、人员站位、手势指挥、交通违法及事故处置、宣传服务群众等开展培训。结合以往工作经验及近期工作的探索,中队逐步形成了“五定”“五包”“四知”的工作模式,交通管理工作也逐渐得心应手。
48岁的韩桂芳,是“海鸥中队”的一名辅警,2017年5月参加公安工作的她,已在海鸥保通的工作岗位上奋斗了7年。韩桂芳介绍说,每到冬季,昆明的“老朋友”白色精灵——海鸥如期而至,成为昆明的一张旅游名片。但是对长期在海埂大坝片区工作的她来说,海鸥给她的印象变成了:工作十分辛苦、天气冷热交替、付出得到回报是最大的安慰。
每到海鸥季,她和其他同事7时30分就早早地就来到工作岗位——观景路与迎海路交叉口,将交通设施摆放到位,检查执勤装备,为管控措施做好各项准备,疏导工作一直持续至晚18时30分左右,每天需要工作11个小时。说起昆明的冬天,可谓是“冰火两重天”,早晚温差大,冷的时候早上温度也就2、3度,但中午热的时候可达24度,而且大坝边风又大,时间一长,吹得人直打“哆嗦”;而中午热的时候又晒出一身“油”,人都“晒”软了,回到家只感觉浑身疲惫。
“虽然工作十分辛苦,但是当看到群众出行平安,开心笑容,为民纾困时群众的肯定和赞许,瞬间觉得我们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韩桂芳坚定地说。
韩桂芳是一个缩影,“海鸥中队”的全体民辅警都是这么走过来的。他们中年纪最大的有59岁,参加公安工作16年,陪伴海鸥保通8年,最年轻的24岁,2023年参加工作,第一次参加保通工作。老同志做好传帮带,年轻同志主动扛起重担,他们团结一心,携手并进,心中就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守护人民平安”。
“海鸥中队”既是一种荣誉又是一种责任,他们用自己的爱,守护着群众的安宁,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感受到温暖。也希望有计划前往海埂大坝观鸥的游客,能够文明出行、绿色出行,积极配合现场执勤警力的指挥和临时交通管控措施,共同维护安全、文明、有序的道路环境。
编辑:贺靖
统筹/一审:毛亚南
二审:徐瑛利
终审:彭俊睿
往期推荐
非凡十年 | 度假区:风景这边独好
来公园1903,感受后备厢里的人间烟火味
度假区消防携手美团 骑手小哥从此有了新任务~

欢迎投稿

捞渔河公园的郁金香花开成海。近百万株郁金香花开成海惊艳了春城昆明,徜徉漫步在花海中,映 入眼帘的花朵饱满鲜艳。白色清新脱俗,粉色粉嫩娇艳,黄色明媚可爱,让人目不暇接、沉醉其中 。微风拂过成片的郁金香迎风摇曳,放眼望去,花海、风车、游人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幅充满诗意 的画卷。昆明的花都开好了,就等你来拍照打卡啦!欢迎通过进入“滇池度假”APP中“随拍度假” 栏目,带“春暖花开”标签进行投稿(照片或短视频),参与征集活动。投稿成功后会有专人审核 ,一旦录用,您的作品将有机会登上滇池度假发布微信公众号哦!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