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一场长途旅行
2024年的春节,从一场长途驾车旅行开始,从大地原点所在的咸阳,从大秦帝国的帝都咸阳,一路向南,到碧波万顷的南海边上的珠海。
珠海是我们的目的地。一路上沿着沪陕高速、二广高速等南下,因为是大年初二,高速路上的车子不多但也不少。中国人的过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在路上奔波的人,有相当一部分是离开故乡到异地过年,这从服务区的人来人往就可以看出来,车子一停下来,车上下来的有孩子,也有老人。如果是只有孩子,你就可以认为是回故乡过年了,但如果有老人,捺大概率就是带着老人孩子从寒冷的北方到南方找一处温暖湿润的地方过年。目的地已经不是故乡,过年也不是必须回家。家只是一个概念,只是一个物理的地点。真正的含义就是,父母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团聚在哪里,家就在哪里。这样的家在哪里,年就在哪里。年夜饭可以在过去的家里吃,也可以在宾馆里吃。只要大家在一起,哪里都是年,哪里都是家。这一路上的车流,南来北往,车轮滚滚,差不多是这样。当然,也有一些仍如传统一般回家过年,因为家里有父母、有期盼的目光、有曾经熟悉的院子和田野里的麦苗,即使北方的田野是那样的苍茫,虽有成片的绿色但还没不到动人的碧绿,显得有些严峻的麦田。而这些恰恰就是让人一年一度追逐的目的地。一路上的车流,我不知道每个人都要去什么地方,不知道每辆车的目的地,但知道车上每个人的目的,那一定是中国人对全家团圆的追寻。毕竟这种追寻已经流传了数千年,每到这个时候,血管里的血液就自动流向这个目的,以至于身体也启动了自动的程序,启动了长途奔波的车轮,迈开了急急匆匆的步伐,背上了大包小包的行囊,目光只向着前方,因为那里有光、有温暖、有做子女的责任。我这是第一次在大年初一就离开故土前往外地,从内心里讲,这是一次革命性的转变。父母在世的时候,我是不会离开半步的。这也是我的固执。而如今,我却离开故土前往外地过年,是时代发生变化对过年的认识发生变化,一如我前边所写的,还是我心里已经没有了家,父母不在,我没有归处。大概二者都有。
每一辆车在高速路上以不同的速度前进。既然是高速,自然速度不会太低,不会龟速前进。高度路上是有规定的,太低了,你就会被后边的车辆超越,更会被前面的车辆甩出很远,直至看不见车牌、轮廓,不知所向。太低了,你也抵挡不住对目的地追逐的急迫,你的心理的着急也不允许。而从安全的角度讲,高速路太慢的速度和太快的速度,都是危险的存在。我们不是在乡间小路上开手扶拖拉机,或者拉架子车,不是在山路上骑着摩托车、自行车。速度都是环境造成的,也是环境要求的,更是目的驱使的。一路的车流中,我超过别的车辆,也被别的车辆超过。即使我们可能在同一时间段进入同一条高速,无法做到同样的速度,在同一个服务区休息、加油。比我慢的车辆,有可能里面坐着年迈的父母、年幼的孩子,不敢开得太快,驾车的人把所有人的幸福都攥在自己的手上,不光是把握着目的地的方向,更是把握着所有人的安全和幸福。也有可能驾车的人是一个十分谨慎的人,绝不敢越雷池半步,严格地控制着速度,低于高速路的规定速度。也有可能驾车的人是一个新手,车字的后面贴着实习的标志,高度别人我是一个刚刚入行的新人,请大家多多关照。一辆大卡车或者箱式货车,满载着货物,经常被别的车辆超过。这所有的车辆都像是人一样,即使在同样的道路上行走,有快有慢,有先快后慢,也有先慢后快。有些人在人生的前半段,如开挂的火箭一样,像仲永一样,走出了开挂的人生,但在人生的后半段,却平淡了很多,放缓了很多,甚至于停滞不前,因为快发生了车祸,因为不遵守道路的规矩而遭到了惩罚。神童们小时了了,大了未必。贪官们一开始胆大放肆,到头来车祸上身,人生道路也就终止了。倒是那大货车满载着人生的责任和全部的家当,稳当地行驶,总能把货物和客户的期望安全送到每一个人生的驿站。其实我并不喜欢按部就班的人,按部就班有按部就班的好处,但也缺少了变化。在人生道路上的速度从来不是数字规定的那般,而是审时度势的变化。如果是选择了另一条道路,那另当别论。
同在一条高速路上,如果要超车,就要变道。赛车的时候,需要弯道超车,这个技术是高手所为。但在高速公路上,弯道超车是不允许的,即使你技术再好,那就只有变道超车了。要不要超车完全看你前面的车辆是不是够快,是不是能满足你对速度的要求。这就让每一辆车都在高速行驶的道路上选择车道,车道选择的好,就可以一路顺畅前进,车道选择不好就会受到阻碍,迟滞速度。你对前车的预判是你选择车道的基本条件,但不是每一次都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一两千公里的路程,没有一个人能判断出我在那条车道能一路到底。人一辈子要做很多地判断,选择自己的道路或者车道,选择一个前车速度很快的,能够给你较短时间飞驰几公里的,但危险却往往埋伏在前头。选择一个稳妥的,但往往又迟滞了你到达目标的时间。比如,科研人员做科研,在这个领域里取得不了成果,能不能变个角度,这是变道;比如农民种粮食,粮食没有多大的收益,能不能变个东西种一下,蔬菜或者其他;比如一个单位,发展的路子变窄了,变个思路。变则通、通则久,什么时候变道,什么时候超越前车,那都是人生的机遇,是各种条件共同促成的,就看你的造化了。在路上,儿子开了一段时间,年轻人是急性子,不停的变道,我建议他,跟一下前车,不要着急,观察一下他的速度,他前面车辆一段路上的十几辆车的基本速度和左右车道车辆的速度,然后再做变道的准备,安全变道。人一辈子合唱何尝不是这样。不变的是方向和目标,变的是角度和方法。
如果一个人开车,那就只有听导航的。我曾认为,导航这个发明真的伟大,让人没有了很多后顾之忧,即使导航有时候也不很准确,但总体上没有大的差错。导航除了导方向,还不断地提醒你速度不能太快,前面有摄像头,前面有限速牌,前面要进入隧道,要经过陡坡,要经过连续转弯等,导航把你道路上一切的凶险都提前告诉了你。而路边的各种标牌也同样在提示我们路况和注意事项,只是它不说话而已。如果车上还有其他人,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人,也会不停地提醒你。经常听到两口子开车的段子,不管是谁开车,另一个坐在副驾位置的人,必然是一路的喋喋不休,必然是一路的提醒不断,导致开车的人不胜其烦,一句“少说话”,安静不了几分钟,依然如故。这是中国夫妻在开车过程中常见画风。漫长的人生道路,我们需要别人的提醒和指点,更需要善意的提醒和指点。很少有人对导航的喋喋不休说不,即使导航有时候导的不一定是正确的,或者是自己心里所需要的,最多是一句,导航也有问题啊,但对人的喋喋不休却不耐烦。这是为什么呢?
一路上,导航在告诉你开车要注意的事项外,还会告诉你周围有什么景点,有什么古迹,我们总是无暇顾及,不能随时下了高速去游览。即使周边风景如画,对在高速路上开车的人来说,都只能是熟视无睹。人生的风景就如此匆匆地错过。
当年在驾校学习驾车的时候,教练告诉我们,开车三大黄金律:集中精力、仔细观察、提前预判。人生何尝不是这样。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