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荐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内旅游目的推荐 > 正文

国内旅游目的推荐

游记 | 镇江有什么?三山一渡和南山

admin2024年02月18日 12:27:21国内旅游目的推荐153

镇 江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虽只一江之隔,镇江的旅游热度远不及对岸扬州。

若不是此行,并不晓得她有3000多年的建制史,曾是民国时江苏省会,也是长江与京杭大运河“十”字交汇处。如此历史浓厚,风光秀丽,是我们来晚了。

从上海出发,高铁1小时+,绿皮或自驾3小时+。城际大巴1小时到扬州,连在一起踏春赏花也很合适。

镇江是被一水三岗包围的地形,高处看去是山连着山,层层叠叠。

   

核心景点 “三山一渡”沿江排开,本地人心中的大氧吧南山也相距不远。

两天一晚不紧,三天两晚从容,很适合打工人周末短途,或父母平日的闲逛。

    春节里临时起意,带爸妈去探这座最熟悉的陌生城。

    不曾去,是为陌生。

    “一座镇江城,半部全唐诗”。那些和镇江有关的诗词,和神话、历史,厨房里必备的镇江香醋,包裹着生活的这许多……是为熟悉。

    到镇江恰是午时。按爸妈的节奏,先午睡。醒来约摸2:30,第一站去焦山

    焦山四面环水,浮于江中,被古人比作浮玉。水天开阔日照斑斓令其饶有生机。

    这里地方不大,当个小公园逛,2-3小时,很合适。

从南门入,坐摆渡船上岛。

   

恒顺众生。所以镇江香醋的著名品牌得名于此?

定慧寺香火袅袅。

江边石佛,夕阳下,如坐菩提。

摩崖石刻,苍劲浑厚、温柔圆润,隐隐绰绰在岁月走过的石崖上。

标志性建筑万佛塔

别峰庵一侧直通摩崖石刻的沿江小路。

经木栈道赏水赏日赏飞鸟,回到渡船口。

坐船返回,夕阳正好。

    遗憾功课没做足。沿途看到碑文拓印,只当点缀。

    离开方知焦山是书法之山,碑林甚是了得,收藏有大字之祖之称的《瘗鹤铭》,米芾黄庭坚等多位大家之作。北固山铁塔塔基里出土记录石塔修建一事的石碑也存于此。

    如果是书法爱好者来这里,碑林可不能错过。


    离开焦山,到西津渡

    连接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和江边的地下长廊里,记载着从前渡口的模样。

    

    现在的西津渡,除了一些建筑还保留着与渡口相关的名称,再看不出往昔渡口的痕迹了。    

    山下广场,夜色中像极景德镇陶溪川的感觉,一样的砖瓦一样的风格。    

但细细看去,戏台子、博物馆、巡捕房……究竟不同。

挂满枝头的诗句,是"朱方.京口.南徐.润州.镇江"在诗词界的地位。

山上的古街与江南古街有五分相仿,   

区别处,依山错落,

有亭台楼阁,
可俯瞰,

便更有味道。

    这座昭关石塔,完工于元朝,距今700多年。塔下云台设四门,是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元代过街石塔。

    古街再往上是云台阁,往下的栏杆边便是“一眼千年”的路基断面。

    整条古街步远但不觉累,人多只觉热闹。

    整个西津渡,若只是逛逛,2-3小时即可。若是逛吃逛吃再细看些景致,4-5个小时也是好打发的。


    次日早餐后,我们出发去南山

    

    文心雕龙,竹林寺隐。南山是当地人心中的大氧吧,日常最爱的休闲地之一,也是历史上文人墨客喜爱的居住地。

    

这里百岁古木往往只隔三五步。更有一株千岁蔷薇,不知花开时节会是怎样光景。

   

文苑纪念《文心雕龙》作者刘勰。池边山石形如龙,与池中石刻巧成游龙戏珠。

从文苑沿步道穿过竹林便是竹林寺。   

    

    竹林寺,始建于魏晋南北朝,曾经宁静而气派。

    刘长卿一首《送灵澈上人》更使其声名远扬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唐.刘长卿(汗颜的是,因为元宝君学校的背诵材料里有,我才知道这首诗……

康熙帝两次南巡至此,亲书寺额。   

    

竹林寺原结构是一组石阶一层平台,上下合计五层。可惜后来毁于战火。如今残存处乍看有山西大院的风格。

静坐其间,腊梅暗香浮动。

透过残留的石墩遗址,瞥看往昔恢弘的一方衣角。

    

林公泉上有挹江亭,可远眺舟楫于江上,被形容为“来时觉幽奥,到此豁心胸”。

这个挹字很有趣,有“舀水”的意思,又通“抑制”。所以挹江之意,是舀一瓢江水,还是抑制江水泛滥,抑或两者兼有呢?

    再沿阶梯上行1300米,是招隐景区。脚力有限,此行放弃。 

    从竹林寺门口前小径离开,出口附近小湖中,黑天鹅之外,还有凤头鸭。

       


   

    午餐后,到达金山景区。

    

    寺前一整片广袤碧波,难怪白娘子可以引水漫之。

    王昌龄在这里的芙蓉楼前,送辛渐远行,写下“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因为嫌走去芙蓉楼太远,我们在亭边小坐远眺片刻便告辞,开始排队上寺。

    

    不像其余建在山上的寺庙,可见山,亦可见寺。

    金山寺是一整圈包住金山,远远望去,只见寺院不见山。

始建于东晋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