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即将结束,返程途中记得保证安全,做到文明出行。


关注旅游、公安、交通、气象等部门发布的出行提示,谨慎前往交通、气候条件不利的旅游目的地,合理规划出游线路。自驾游出行前,仔细检查车况,并检查相关证件、保险是否齐全有效,遵守交通规则。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急救常识,准备必要的常用药品,建议购买旅游意外保险。
选择有经营资质的旅行社、宾馆饭店、游乐场所和有营运资质的交通工具。参团旅游时,与旅行社签订正规合同并索取发票、行程单,明确约定旅游行程及自费项目等,保留购物小票。警惕通过微信、QQ群、论坛等渠道组织的旅游活动,防范以“免费旅游”“低价旅游”等为诱饵欺骗游客。旅途中,选择具有经营资质的餐馆用餐,不购买和食用腐败变质、过期和来源不明的食品。乘坐出租车或网约车要加强防范,拒绝乘坐黑车。
①乘坐旅游大巴时,系好安全带,不要将头、手、脚等伸出窗外,不携带违禁物品。②自驾游要杜绝疲劳驾驶和酒后驾车,控制车速,注意礼让。切勿进入未开发、未对公众开放的峡谷、湖泊、水库、无人岛等区域开展活动。③打卡网红景点时,要遵守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综合评估当时所处环境,不任性而为,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④户外旅游注意防火避灾,不在草木繁盛、树叶堆积等易燃物聚集地或有防火提示的地方吸烟、烧烤或者使用明火。⑤入住宾馆饭店时,了解火灾逃生线路,杜绝躺卧在沙发上、床上吸烟等行为。⑥谨慎参加漂流等涉水活动,参与高空、高速、潜水等高风险项目时,结合自身健康状况,量力而行,并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活动,不做可能危及自身及他人安全的举动。
出游时要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共同创建文明、健康、绿色旅游新风尚。
出游就餐摒弃“爱面子”“讲排场”的陋习,树立厉行勤俭节俭、反对餐饮浪费的观念。就餐过程中,使用公勺公筷,尽量采用分餐制、小份餐。自觉践行“光盘行动”,剩菜剩饭打包带走,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不在文物古迹上涂刻,不攀爬、触摸文物古迹和展品,遵守摄影摄像的限制规定。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不随意追打、投喂动物,不践踏花草,不破坏当地自然景观、植被、地形地貌,保护生态系统和水体环境,不在海滨区域留置垃圾。摒弃猎奇心理,不擅闯自然保护区和未对外开放场所。不购买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来源:掌上静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