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行中成长
① 南京中山陵
十年前我来到南京中山陵,伫立于“博爱坊”下,我一下子明白了家庭最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爱。这也算解惑了,是对我反复思索的问题给予了完美答案。
十多年来,我努力将爱注入我的家庭,用爱去温润家人,也用爱去匡正不足,我的的确确看到了爱的伟大力量。所以今年春节,我携家人一起来到“博爱坊”下,向中山先生致敬,向人世间伟大而有力量的爱致敬。
② 敦煌鸣沙山
来敦煌鸣沙山,孩子们兴奋不已,那就撅起屁股爬呀爬。可不知何时,手机从裤子口袋滑落了,因为没有拉上拉链。爬上爬下,手脚并用,我们挖呀挖,气喘吁吁,累个半死。好在最后被人在沙子里踩到,又物归原主,也算美好。
第二天逛敦煌党河,第一眼就看到了刻于护栏上的“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哈哈,看来到敦煌,我们在冥冥之中接受了再教育。惟愿此后做事,更加细心、用心和精心。
③ 东北林业大学中国森林博物馆
在东北林业大学里的中国森林博物馆,最触动我的是 “森林生态系统的构成”。森林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四大要素。“生产者”比如树木,可为人类提供果蔬,供给木材;“消费者”比如人类和动物,向森林索要吃喝;“分解者”,就是把动植物腐朽、死亡的残体分解,变为“生产者”能重新利用的简单化合物,这比如细菌、真菌,比如蠕虫、蚯蚓等等。它们三者共同组成了一个系统,缺一不可。而“非生物环境”比如土壤,比如气候等环境条件,它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赖以生存的基础。
这让我想到城市应成为一个系统。比如不能只有富人,你再身居高位、身价不菲,但总要吃吃喝喝,要有农夫、厨师、外卖小哥、环卫工的供养和帮衬。也让我想到家庭应成为一个系统。比如有忙外干事业赚钱的,也必须有忙里照顾家庭孩子的,缺一不可,否则将失去韧性,变得脆弱无比。
无他,每个人,每个花花草草,每个生命都很重要,都值得尊重,都需要得到呵护。你活着,也要让别人活着,这就是我们的东方智慧,这就是中国人的和谐大同。而于个人,能从体系、系统的角度思考问题,就是格局,是一个人的大智慧。
④ 哈工大航天馆
中国氢弹原子弹的发射,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是中国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成功。正如森林的“非生物环境”因素,它也是上下齐心,科学决策,艰苦奋斗这一环境氛围下的结果。
看到老一辈科学家放弃国外优渥的生活科研条件,克服重重困难,毅然决然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我想我们要感念、学习他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看到在中央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的筹建科研院所,兵工厂,试验基地,我想我们要学习统一组织、团结协作、甘于奉献的革命主义精神。
看到祖国探月工程的“绕、落、回”,我想到了循序渐见,想到了科学决策,想到了百折不挠。不容易,真不容易。
回到家庭的经营,事业的谋求,岂不也是源于爱与责任,源于科学与专业,源于努力与坚持呢?
⑤ 溥仪伪满皇宫与美龄宫
溥仪生来为帝王,三岁登基当皇帝,美龄则是大户人家。我们感慨于出身、血统之外,不能不承认家族持续努力的力量,不能不时刻提醒自己要感念祖辈的恩德。
在伪满皇宫看到溥仪填词谱曲的歌,看到他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在美龄宫看到宋小姐的画,秀气而有力量的字,我想一介草民的我们,哪还敢不努力,哪还能有丝毫的松懈?惟有不断提升自我,大概才能越来越好。
社会如同筛子,通过出身、教育等等不断筛分,但最终又通过自我认知,通过个人能力筛出了上士、中士和下士,筛出了三六九等。这就是现实的世界……
无他,惟有不断努力,惟有不断超越自我……
小结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一个人认知、格局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小及大的过程,是品格不断锤炼、重塑的过程,是“惟精惟一,允执其中”的过程。
所以,览过美景,尝过美食之后,若能找到个中的深意,我想就不枉此行了!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