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荐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内旅游目的推荐 > 正文

国内旅游目的推荐

新安江山水画廊游玩|主要景点介绍,一文搞定

admin2024年02月16日 16:03:40国内旅游目的推荐99

景区介绍

新安江山水画廊风景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深渡镇,全长约百里,景区以中国独特的徽文化与自然风光、古村落的结合著称。两岸生态环境呈现“高山林、中山茶、低山果、水中鱼”立体生态格局,徽派古民居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称”的新安江穿行而过。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

一年四季游江,景色各异,似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故称之为新安江百里画廊。春天,两岸山花烂漫,猩红的、鹅黄的、绛紫的、雪白的、一团团,一簇簇,将绿色点缀得令人陶醉。特别是那些漫山遍野的映山红,更是俏丽多姿,使人目不暇接。夏天,驰名中外的"三潭枇杷"由青变黄,硕果累累,逗人喜爱,秋天,正好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季节,两季山坡上的枫树、乌柏树、白果树、红叶树等,成片成片的红一块、黄一块、绿一块,"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到了冬天,特别是"霜降"以后,两岸的柑桔林内桔果压树,立船头远望,恰似在绿色翡翠上缀满颗颗红宝石,游船仿佛在画廊中航行。

景区途经歙县、雄村、桃花坝(或渔粱)、浦口、南源口、坑口、樟潭、棉潭、月潭至深渡镇。沿途景点有九砂民居、三潭枇杷园、绵潭徽戏、渔鹰捕鱼、漳潭千年古樟、徽州十里红妆馆等。 

地貌气候

新安江境内地形复杂,属障公山山系,造山基岩主要由上元古界上溪群浅变质千枚岩、板岩、千枚状粉砂岩组成褶皱地层,山谷多呈“V”字形,幽深狭长,山坡陡峻,最高山峰为海拔1629.8公尺的六股尖,它与邻近的海拔1618公尺的五股尖偎依相连,形成气势磅礴的姐妹峰。

黄山市歙县深渡镇地处北亚热带,属于湿润性季风气候,具有温和多雨,四季分明的特征。年平均气温15°―16°C,大部分地区冬无严寒,无霜期236天。平均年降水量1670毫米,最高达2708毫米。降水多集中于5-8月,水热资源十分丰富,适宜多种林木、茶叶、果树及农作物生长。

新安江属于钱塘水系。歙县新安江流域面积2043.65平方公里,占全市新安江流域面积5545平方公里的37%,人口占全市流域人口的三分之一。新安江东流至街口附近,便直奔浙江省而去,干流自歙县流至街口,长约44公里,其集水面积有5944平方公里。

开放时间

每天08:00-17:00

票务信息

预订门票可点此预约
门票+船票 【成人票】  148元

门票+船票【18周岁(不含)以下、60周岁(含)以上】  68元

备注:
1、游船限一楼落座,升舱需另行付费;
2、预约门票日期游玩当日有效;
3、凭身份证或纸质票检票登船。

主要景点

九姓捕鱼

新安渔风-九姓捕鱼大型实景演出是以古代“九姓捕鱼”传说故事作为背景,展现当年九姓族人用传统方式和渔具捕鱼的生动场面。在山峦连绵、群峰叠起、秀水粼粼的新安江畔,渔人们世世代代用超脱的达观与世俗的喧哗保持着距离,用他们的智慧和勤劳积累着生活的硕果,用他们宁静安详又欢腾美好的生活创造着奇迹,他们用新的渔歌续写着“九姓捕鱼”的传奇。


九姓渔民们每天奉上踏盆捕鱼、撒网捕鱼、抛枪叉鱼、鱼鹰捕鱼、巨网捕鱼,精彩表演让国内外游客大开眼界。

徽州红妆

《徽州红妆》民俗文化主题展。数百件展品均为原件,大多数为平时见所未见。


徽州红妆是大户人家闺女的陪嫁物品。大至婚床衣橱,小到女红针箧,件件精缕细刻,内外应有尽有。一色朱红的贴金绵延铺陈十余里,又称“十里红妆”。徽州红妆是婚嫁当天的娶亲队伍,前以喜灯引导,后为红妆压阵,轿内新娘端座,两旁争相围观,一路唢呐高奏、爆竹声声,把吉日的奢华和喜庆演绎得淋漓尽致。徽州红妆盛于明清,主要流行于古徽州及浙江沿海一带,是徽州富饶经济的典型反映。后经数百年的传承演变,成为古越遗民特有当然“闺阁文化”。它不仅是当时百姓津津乐道的民俗大餐。至今,依然是人们心中一道难以忘怀的亮丽风景。

婚嫁祈福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旧时,当孩子长到十六岁以后便要请媒婆从中说合,也有父母直接订婚或指腹为婚的。由于朱子理学影响太深,还讲究门当户对。徽州各地略有差异,但大体上是统一的。景区每天欢天喜地上演婚嫁祈福表演,整个表演有福袋舞、穿越十里红妆、入五福门、拜天地....古朴的结婚方式可以让游客饱尝徽州婚俗文化大餐。

将军埠

将军埠:明嘉靖年间,绵潭汪氏六十七世元五公之礽孙肇姓七十四世添宁公诰封明威大汉将军,钦赐莽玉,明主恩荣建“四脚牌坊”(四脚牌楼),制日:“文官下轿,武官下马”。

民族英雄、添宁公之子汪瓒,因抗倭有功,封明威将军,任锦衣卫指挥使,钦赐莽衣玉带。奉旨冬至日,衣锦荣归故里祭祖,官船行至绵潭“牌楼前”遇水干河浅,族人抬千斤巨石沉于江边,用石板砌台阶成埠,迎将军登岸,此埠始称“将军埠”。

九砂村

九砂村依山傍水而建,村落呈玉带型分布,阶梯形错落,就像山水间立起的布达拉宫。九砂村基本保持原貌延续了独特的民俗民风和独特的传统生活方式,村中主干道沿新安江畔,道路两旁种植油菜花、玉米等,沿江摆放渔船和捕鱼工具,而村落中间,盘缠古道连接八方。村中大部分的住宅都是徽式建筑,白墙、黛瓦、马头墙,交织成一片简单素雅的宁静。村中,300年的古樟树,见证九砂村的历史变迁,高耸的土楼,诉说道不尽的历史故事。



九砂村立于新安江山水画廊的途中,给山水画廊景区增添了古老而神秘的一笔,眺望古民居也是游客期待值极高的一个旅游项目。油菜花季节时的九砂,逢油菜花遍满山野,黄灿灿的一片,一层一层顺着山坡蔓延而上,油菜花淡淡的花香;秋季的九砂,处处洋溢着丰收气息,携着九砂古老的味道,问候每一位来访或远观的朋友

绵潭乡村小剧院

绵潭村坐落于新安江山水画廊中段,是游览新安山水画廊的必经之地。古代村畔江潭深不见底,村庄周边多木棉树,村人赖以造纸,遂称绵潭。绵潭是新安江畔著名的文化村,尤以“绵戏”最为盛名。

当地有句俗语“打不完的漳潭鱼,砍不完的九沙柴,看不完的绵潭戏”,绵潭村自古就有唱戏的传统。因为徽商的鼎盛,有强大的财力支撑,逢年过节、办喜事经常请有名的戏班子来村中演出,且绵潭古时为重要的水路码头,过往客商经常留宿绵潭,碰上村中演戏,也会参与到其中来。京戏、徽戏、黄梅戏、绍兴戏皆有,那戏文更是一曲又一曲、一场又一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地方特色。

绵潭戏是几百年来绵潭村民将家乡方言巧妙运用,模仿多种戏剧腔调(越剧、黄梅、京剧、绍剧等)逐渐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民间戏曲。其音清越悠扬,意境疏朗而令人沉醉。演员皆为绵潭村民,他们白天农忙时劳作,闲暇时唱戏,自得其乐。他们虽然不是科班出身,却胜似专业的戏曲表演者,将绵潭戏表演的淋漓尽致。

千年古樟

樟,亦名香樟。属樟科常绿乔木。漳潭古樟,树龄逾千年。此树是为汉高祖刘邦“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功臣张良的后裔亲手栽下的。当时徽州人讲究村中的水口,在村头的栽树习惯称“风水树”,当年刘邦称帝,张良隐居在这里。

这棵树栽于北宋年间,距今有一千多年历史,树高达30米,周长为11.7米,主干围径均在1.5米以上,一般需要7到9人才能合抱,树的遮荫部分达2.2亩,也就是1500平方米,足足有一球场那么大。这样历史悠久而充满生机的大樟树全国罕见,可称神州之宝。夏天,这里的农民经常在这樟树底下乘凉,因为樟树的树叶和花散发出来的香气有驱蚊作用,真可谓是“大树底下好乘凉”。由于这棵树有张良英魂的庇护,充满灵气。

交通信息

1、公共交通
黄山北站出发(全程约3小时) 徽州13路到文峰公园站下车,步行320米至岩寺汽车站乘961路或6002路到歙县汽车站下车,换乘938路到深度站下车,步行430米到达。


2、自驾(定位新安江山水画廊)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