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荐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旅游攻略

镇江游记·绿皮车记

admin2024年02月16日 02:08:07旅游攻略102

2023年底的一天,和舍友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镇江一日游。早晨起来画好妆,穿上新买的黑白黄三色毛毛外套,走的时候还不忘抓了顶挂在床边的红色贝雷帽,因为这样会让我看上去更像画家一点(开什么玩笑我只是在cos刺客信条的达芬奇)(好吧他就是个画家)。我们改签了,然后在时间充裕地情况下,悠哉悠哉地坐着地铁,到火车站后,兴致冲冲地踏进绿皮车。

很多年没有坐过绿皮车了,记忆里那次坐绿皮车还是小时候去北京玩,回来坐的绿皮。自此以后坐的一直是动车,但是这次坐绿皮车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体验。

这样深刻的感触从踏进车厢的那一刻起就产生了,如果走进一辆动车或者高铁车厢,那么几乎不会有什么人注意到你的存在。但是踏进绿皮车的一刹那,也许车厢门是面朝着太阳的一方,接近午时的金色暖阳将整个车厢都照得透亮,将一片墨绿色、咖色和赭石色的景象呈现到我的眼前,就在那一瞬间,靠近车厢门口的那十几双黑眼睛都不约而同地落在了我们身上。我这才注意到,自己的颜色丰富的夹克在光线映衬下鲜亮而突出,而面前的人们大多穿着绿色系的棉袄,有些米其林轮胎那个代言形象一样一圈圈堆叠膨胀的羽绒服,它们的颜色基本是在同一个酒红色的色卡上上下浮动,但那些酒红色也不是宝石般的鲜明,而是蒙着一层厚厚的雾霭,更多的颜色被灰色、深灰色、灰绿色取代。这是绿皮车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原来,火车里的乘客和火车给人的印象,就是绿色系的。

因为是接近饭点的时间,我们上车的时候正好赶上很多人穿梭在车厢内打饭,说的是打饭,实则就是冲泡面。有一个小女孩我印象极其深刻,个字大概及我腰,甚至可能更矮一些,她剪着发尾平整的短发,那刀法一看就是理发师一刀齐齐咔嚓了下去,相当简单。小女孩有着土红色的面颊,让我详细描述一下,就像在沙色的面庞上——在脸颊的位置那里——用土红色的色粉笔轻轻而随意地扫上几笔。她还有鼓鼓的腮帮子,一双乌黑的大眼睛炯炯有神,这种眼神中怀揣的自信感不仅盖过了她本身着装上的朴素,也反映在她的行动上——端着一碗红色的康师傅泡面,卖着稳妥的小步子,从窄小的过道里穿梭过去,看样子是打完了热水(因为我上车时也瞟到了她的身影),要回原来的地方去。现在我已经坐下,就看着这位顶着一头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同款发型的小家伙回去交差了。

这种上车后意识到的着装突出感并没有在我和舍友落座后得到消散,当然,也可能只是我有时候太敏感?不过我很快想出了一个对策和好玩的东西——那就是掏出临时带的速写本开始画画!现场写生!让我回忆一下……我记得当时触发我想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坐在我右边一列、2点钟方向的一位大叔的灰色夹克的褶皱线吸引力了我,那是件水泥灰的夹克,外面套了件薄羽绒夹克。就是这一瞬间,我很想把那件衣服的样貌记录下来,当然,我一边画一边在心里祈祷:他可千万不要乱动啊!哈哈!但是事实呢?我才画好领口和三角肌部分的衣服,那位“模特”就已经换了个姿势。

不过最有趣的并不是画画这件事本身(其实是的),而是画画过程中激起的周围反应,正当我开始对室友写生的时候,坐在我周围的人们终于彻底察觉到我在画画,并小心翼翼地左顾右盼,寻找到底谁是“参照物”?但是在我的余光里察觉到他们似乎又不想被人发现,一开始只是在转动着眼睛。当我画到右边座位一位妇女的登山鞋后(她正很投入地享用自己带的中饭),我印象里有位乘客已经按捺不住焦急,开始活动脖颈去寻找“模特”——到底画的是谁?又是谁的什么东西呢?我觉得这也不失为一种画家和模特的互动,只是模特们得费劲脑袋找出谁才是那个被画的人,哈哈哈哈哈!!

车厢里一直有交谈声,和手机视频的外放声,事实上当画笔触碰到纸面时这些倒也似乎没那么吵了,或者说没那么重要了。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最后留下的记忆中,这些都已经被忽略。就像我后来买过一张一等座高铁的车票,带着体验的心态去乘坐,发现那个几乎绝对静音的环境对我来说也没有多大的意义,成为记忆点的是旁边的男人,他手腕上佩戴的华为电子手表上扣下来的耳机,还有小桌板笔记本上的excel表格,在电话中他好像和其他公司员工交流着什么项目相关的内容。在他旁边过道边座位上坐着的两个男人也在重复着相似的动作,进行着类似内容的谈话,其中一个人似乎有点发福,显得胖胖的,相对其他人讲话声音也比较高,但都维持在了较短的时间内。所以,一等座卖的价值就是静音。而在这片的静音环境中,我就看着窗外金色阳光下闪烁的景色,其中掠过一个工厂,走向宇宙的白烟中,那个庞大的身躯毫不掩饰地展现出来,银色的管道像心脏上密集的血管穿行其间,包裹着工厂。但是下一秒它就消失了,留下的只有震撼,我喜欢这种感觉,这样就可以在脑海里不断加工着那个壮观的场景。

如果我要把这篇游记写成“察觉到这个世界上的人是多样的”而引发的社会深思,嗯,办不到,不仅是因为我写不出来,而且每个创作者都有自己想传达的东西,那么这种沉重的旋律就不是我想要传递的感受。我致力于想看到真实的特质,这些特质可能就像阳光扫在那列车厢里的感受一样,那些空气里飘起的灰尘,好像细碎的金箔片。地球上啥都会变,但是阳光不会离开,谁能改变太阳呢,太阳也许有无数个人类为之捏造的象征意义和形象,但没有人可以改变太阳的本质。事到如今,我还是要感谢自己遇到的阳光总是很多,以及画画的能力,让我有能力去化解一些尴尬的场景,也常常收获满意的结果,让我有动力以后继续这么做。

(当然了哪怕结果不好看下次也还是会这么干的,因为我就是这样的人嘿嘿嘿嘿哈哈哈哈)(耸肩)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